双带药和双环药则是由硝化棉和组成。
当然了,具体配比高明是记不清除了,
这个只能交由专业人士逐渐摸索了。
总体来说,仅仅工业角度来看,
意国生产这些东西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了,考虑到没有样品做参照,
到地能造出什么水平那就另说了。
但本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原则,
高明还是决定如果有可能还是要装备迫击炮的。
除了克虏伯75mm行营炮和准备研制的迫击炮以外,
高明还计划准备一支远程炮兵,
因为在历史上,高明知道在围攻旅顺的时候,
倭寇曾动用大口径攻城炮,
面对这种威力大射程远的火炮。
无论是克虏伯炮还是迫击炮都无法应对,
所以高明决定学习英格兰人在布尔战争,
倭国人在日俄战争时的做法,
把部分舰炮按上陆军炮架当远程陆炮使用。
考虑到机动情况和火炮重量,
6寸以上火炮显然不合适。
而12磅炮级别的威力又太小而且射程仅,
在这种情况下,
高明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4.7寸速射炮,
4.7寸速射炮炮管重2.2吨,射程9.9千米。
相对于75野炮的5千米射程,
4.7寸舰炮无疑是相当有优势的,
4.7寸舰炮弹重20.4kg。
装药3.1kg,用无烟发射药时,
药包重2.5kg到2.9kg。
虽然同样无法把舰炮上的复进机放在陆军炮架上,
但是考虑到当时所有陆军炮都是架退炮。
所以架退式4.7寸炮还是相当有震慑力的。
作为军级火炮完全没有问题。
经过几天的努力,
高明总算把陆军武器的规划制定好了,
前景是美好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武器的研发购买以及相关人员的训练都是大问题。
当然了最关键的就是钱,
没有钱一切免谈。
至于挣钱的法子吗?
高明是有,
但是就不知道李中堂敢不敢干了!!
有些东西和下面人说是没有用的。
高明如果想真正改变些什么,
只有去面对北洋的最高统治者李红章才行,
至于其它人?
即使是张佩纶这样的人物,
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尤其是工业,别看张佩纶年轻一些,
但是对西方的认识上,
张佩纶远远不如他的那个岳父强。
要说老李对西方的认识,
在当时的清国绝对算出类拔萃的,
当年的洋务运动也是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
老李,沈葆桢等人也充分意识到了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已经不适合整个历史了,
但是在顽固的中枢和当时龙国社会的大背景下,
“求富”是一直没搞成,
而以军工为代表的“自强”也慢慢变了味。
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下和腐朽的官僚体系的重压下。
清国的军工始终与效率无缘。
最终,整个洋务运动也就变成了裱糊而已。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