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守卫金陵城的人选 (1/2)

金陵城。

国府军总裁办公室。

常凯申拄着拐杖,一脸失神的看向窗外。

淞沪!

常凯申与他麾下的国府军不可谓没下血本。

作为大夏国与东洋国双方在抗战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此战。

大夏国与东洋国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其中,东洋国军队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

大夏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

作为大夏国军队中王牌存在的德械师,也是被打废了。

八十七师。

是原常凯申金陵警卫部队一部组成,该师作为国府军王牌部队,,参加淞沪会战时有1.4万人。

因为伤亡太大多次战中直接整补,战后统计补充新兵达到1.6万人,相当于一场淞沪会战就把部队人员换了个遍。

八十八师。

和八十七师是兄弟部队,也是常凯申警卫都队演变而来,闻名的上沪四行仓库八佰勇士就是出自这支部队,共有1.4万余官兵参加淞沪会战,和八十七师一样,也是不断打,不断补充新兵。

撤出上沪时只剩不到7000人,战损率起过百分之五十。

三十六师。

由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分化而来,全师约13000人参加淞沪会战,在嫡系中三十六师伤亡最小,约2000人。

若是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后来金陵保卫战几乎全军覆没。

教导总队。

全名为国府军校教导总队,国府军最精锐的部队,总兵力约30000人,分两次参加淞沪合战。

该都队战力强悍、按德军野战军装备与编制,该部队装备有山炮、高射炮、战防炮以及高射机枪,淞沪战场国府军与小鬼子约为八比一战损比,但教导总队与小鬼子军队约为一比一,是当年在淞沪战场唯一一支基本上可以和鬼子一命换一命的精锐部队。

即便是该部队,其在撤离上沪时伤亡也达到了4000人。

如今淞沪会战败局已定,东洋鬼子兵锋直指金陵城。

常凯申虽然是赫赫有名的“微操大师”,但是他心里也很清楚。

金陵城!

绝对守不住!

投入70余万兵力,淞沪之战依旧是一败涂地。

金陵城能够收拢、组织的军队也不过十几万而已。

这十几万军队,又如何挡住东洋人的二十余万大军呢?

但金陵城身为大夏国国都,常凯申如果守都不守一下便直接逃窜的话。

往后,世人又会如何看待他这个大夏国名义上的三军统帅?

“一阵秋雨一阵寒啊!”

“辞修,今年的金陵城太冷了。”

“国府军守不住大夏国的国土,我常某人护不住先生的陵墓。”

“常凯申是大夏的罪人!”

“便是死后,也无颜面于九泉之下去见先生啊!”

拐杖狠狠地撞击地面,常凯申神色激动的说道。

“总裁!”

“此非战之罪,实在是我军与东洋国的国力差距太大了啊。”

身为常凯申的心腹,陈成立刻劝道。

“都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眼下虽是民国了,我常某人也不是什么天子、君王了。”

“但东洋寇我大夏,侵我金陵,我常某人也不是没有与金陵城共存亡的骨气。”

常凯申这试探性的一说,让陈成脸色大变。

“总裁!”

“您身系我大夏国之国运,谁都能与金陵城共存亡,总裁决不可与金陵城共存亡。”

“总裁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还有谁能统领大夏与东洋战斗到底?”

“总裁,战死容易!”

“为大夏而活着,才是最难的。”

“总裁绝不可轻易赴险。”

不愧是常凯申心腹中的心腹,陈成的一番话深得常凯申之心。

“辞修说的也有道理,死容易,活着才是最难的!”常凯申顺坡下驴,他继续说道,“不过这金陵城是我大夏国之国都,是先生沉眠之所。”

“我国府军绝不可轻易将国都,拱手让与东洋人。”

“辞修,你看何人守这金陵城最为合适?”

听到常凯申这么一问,陈成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脱口而出。

“总裁!”

“我认为唐生智此人无论是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