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
高级军事参谋会。
“委员长,各位!”
“这是金陵城布防图,这是东洋军队的进攻路线。”
“按之前的判断,我军将会在金陵城坚守半个月以上时间。”
“金陵城易攻难守,守住肯定是守不住的。”
“但我方在此屯兵十五万,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被东洋军队消灭的。”
国防部参谋长白崇喜手持指挥棒,站在一众军官面前说道。
“但是!”
“以目前情况来看,毛致远将军竟然试图将东洋人的第六师团引诱至牛首山一带,一口吃掉。”
“不得不说,这一举动十分危险。”
“也将导致整个金陵城的战局,彻底崩溃。”
“第六师团又名熊本师团。”
“是东洋帝国陆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代号:明。”
“其所属步兵联队(编成时):第13(熊本),第23(都城),第45(鹿儿岛),第47(大分)。”
“第六师团(熊本)和第二师团(仙台)并肩被称为东洋陆军中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
“其前身是1873年设置的熊本镇台,这支部队在西南战争的时候被西乡隆盛率领的萨摩藩部队包围在熊本城内,硬是以坚强的意志顶住了西乡潮水般的进攻。”
“1888年,随着东洋陆军改革,镇台被改称为师团,熊本镇台也就变成了第六师团。”
“无论是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第六师团总是打先锋。”
“甲午战争中,在黑木为桢率领下在胶东半岛登陆后一举拿下了威海卫。”
“而在日俄战争中,被配属在奥保巩的第2军。”
“参加了沙河会战和奉天之战。”
“1923年到1925年,这3年在大夏国奉四省驻屯。”
“回国之后,于1928年3月第二次在齐鲁出兵,后被第一集团军重创。”
“九一八事变后,第六师团于1932年年末重编参加热河作战,在长城冷口击败商震的32军。”
“卢沟桥事变爆发,第六师团转战于永定河、保定以及石家庄。”
“之后被配属给柳川平助中将指挥的第10军,在杭城湾登陆。”
“迫使在上沪的大夏国守军全线崩溃,退向金陵。”
“第六师团也立即与其他部队一起调转方向追击大夏国守军,并完成合围金陵。”
“作为东洋国的精锐师团,第六师团的兵力达到两万八千余人,虽然在淞沪会战中遭受损失,但很快得到补充。”
“毛致远将军试图以三万狼胥军兵围第六师团,并且试图一口吃下。”
“此举简直是太过于天真,就算狼胥军的战斗力堪比德械师。”
“德械师与东洋国陆军的战损比也是高达1:1!”
“三万狼胥军试图吃掉整个第六师团,除非这三万狼胥军与东洋人的第六师团兑子。”
“否则,绝无可能!”
“除此之外,小鬼子的第十六师团、第九师团、第一一四师团等部,必将迅速向第六师团靠拢。”
“届时,第六师团中心开花,十五万金陵城守备军将彻底覆灭。”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无论是如何对这场战斗进行推演。
白崇喜都无法找出此战胜利的可能性。
所以此时,白崇喜才会如此悲观。
他没想到当年在齐鲁省重创第六师团的毛致远,竟然会如此之愚蠢。
“白参谋长的意思是?”常凯申看向白崇喜问道。
“立刻在湘、赣一带布置兵力,依托地形对东洋军队进行阻击……”
“同时,将目光投放在晋西、齐鲁、苏省等地……”
“层层抵抗……”
“金陵之局,已经不可收拾……”
“眼下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金陵城守备军尽量消耗一些东洋人的兵力……”
“同时,金陵城守备军司令长官毛致远能够坚守到底,杀身成仁,以提振大夏国军民抗战之意志……”
常凯申的脸色极为复杂,好半晌之后,他才抬起头看向白崇喜,“或许,可能……”
“委座,绝无可能!”
“二公子终究是,太过于年轻……”
“当时若是将十五万守军撤出金陵城,或许还能保存一些……”
就在白崇喜话音落下之际,一名参谋快步走进会议室。
“委座,前线来报……”
常凯申接过电报,粗粗扫过电文,他的脸上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