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小鬼子的图谋,毛致远强势实行军管条例 (1/2)

东洋帝国。

东京城,小鬼子天皇裕仁的宫殿内。

身为小鬼子实际最高领导者,裕仁端坐在宫殿内。

神色阴翳!

“废物,蠢货!”

“两个师团,整整两个师团的兵力。”

“自明治维新以来,我大东洋帝国就从未遭遇过如此之大的损失。”

“中岛今朝吾是个蠢货,谷寿夫是个蠢货。”

“松井石根是个蠢货,朝香宫鸠彦也是个蠢货。”

裕仁大声咒骂,端坐在其下方的东洋帝国一众朝臣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在东洋帝国的历史上。

1868年,“倒幕派”推出小鬼子天皇,最终打败了德川幕府,实现“王政复古”。

从此,小鬼子成为天皇“领导”下的国家。

小鬼子也自称“皇民”,军队称为“皇军”。

而小鬼子天皇在小鬼子的心中,则是“神”一样的角色。

为了维持统治,小鬼子天皇甚至极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

以保持其神秘性。

所以,掌控实权的小鬼子天皇才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

不过在平行世界的历史中,小鬼子天皇逃过了最终的审判。

眼下,裕仁面对小鬼子的内阁首相与一众大臣爆发雷霆之怒。

小鬼子的首相与众臣也只有伏地,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由此可见。

小鬼子天皇的权力有多大。

过了好半晌之后,裕仁才平复了心头的愤怒。

它看向自己的内阁首相,宫廷贵族五摄家之一近卫家长子,贵族院议长——近卫文麿。

“金陵事变!”

“帝国损失惨重,近卫君,大东洋帝国接下来应该如何行事?”

面对裕仁的询问,罗圈腿近卫文麿盘坐地上、抬起头来。

“天皇陛下!”

“眼下第六师团、第十六师团覆灭,支那人的金陵守备军正集中力量对付我大东洋帝国的第一一四师团、第九师团。”

“以支那将军毛致远的野心,其必然试图重创、甚至消灭第一一四师团、第九师团。”

“因此,大东洋帝国的上沪派遣军或许需要尽快撤出金陵战场。”

“以避免被支那军队捕捉战机,对我第一一四师团、第九师团造成重创。”

“同时,大东洋帝国应该向苏省、上沪一带增兵,对金陵城进行钳制。”

“我海军联队应该自长江入海口进入夏国之长江,控制长江流域。”

“对金陵城形成威胁。”

“我空军部队应该调拨更多战机,集中于上沪等地。”

“不过,大东洋帝国目前的重心应该放在北方一带。”

“自古以来,大夏国从北往南进攻最为顺利。”

“而从南相北进攻极为困难,只要大东洋帝国掌控了奉四省。”

“吞并夏国之北境,拿下夏国易如反掌。”

近卫文麿的一番话,让鬼子天皇裕仁点了点头,“爱卿,继续说。”

“以臣对夏国之了解,其内部人心不齐、一盘散沙。”

“谁也不服谁!”

“像当年满清入关,明国依然控制了大夏国的半壁江山。”

“但即便是到了此时,明国内部却依然形如散沙、拥立各自的君主。”

“最后,明国败于党争,令清国捡了个大便宜。”

“天皇陛下,我大东洋帝国应该利用支那人人心不齐,各路军阀各自占山为王的心理,从中挑拨。”

“进而削弱夏国人的国防力量,同时,不断蚕食、消耗毛致远部之实力。”

“据臣所知,国府党内部想要毛致远死的权贵不在少数。”

“在夏国南宋时期,岳武穆虽然很是能打、最后却依旧被其主所杀。”

“而在宋开禧三年(1207年),当时宋金战火不休,但某位投降派奸臣为向金人乞和,竟不择手段,设计谋害了当时主战的宰相韩侂胄,并将其首级送予金人。”

“臣以为,此举也是可取之策。”

听到这里,裕仁的眸光一亮。

如果能够效仿夏国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情,让国府党亲手杀了毛致远的话。

那可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近卫君,你有何打算?”

“臣以为可让帝国之武士接触国府党二号、但却无实权的汪京为。”

“有此人相助,或许能够事半功倍。”

“同时!”

“臣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