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
国防部作战厅最高军事会议。
以常凯申为首,国府党内的高级将领唐生志、何因钦、白崇喜、刘飞等分坐于会议桌的两边。
此番会议是临时展开,根据目前获得的情报。
东洋帝国将在不久之后,正式下达了进攻国府党政府都城金陵的命令。
此次进攻是由夏中方面军负责执行的,该方面军由松井石根指挥,下辖上沪派遣军和第十军。
如今,东洋鬼子正在调兵遣将。
试图兵分三路,从沪宁路直扑金陵城。
常凯申在此之前,还准备与毛致远见上一面。
互相通上一口气。
但形势危急,常凯申也只能在展开临时军事会议的同时。
令毛致远以临时委员的身份,参与这次国府党高层关于金陵城保卫战的会议。
“委员长,金陵城易守难攻,必然是守不住的。”
“从战略角度来说,守金陵城无非是将我大夏国的国防力量、战略资源。”
“都耗费在金陵城中,这对于我方与东洋帝国接下来的战事而言,绝非好事。”
白崇喜站在了地图前面,作为享有盛誉的军事天才,他一眼就看出了金陵城易攻难守的本质。
“没错,金陵城与上沪距离实在太近了,东洋帝国的二十多万大军压上来。”
“金陵城断无可以守住的可能。”
刘飞赞同道。
“金陵乃大夏国之国都,是孙先生的沉眠之地,若是金陵都不守的话。”
“普天之下,谁还会信我?”
“英法美这些列强,又怎会在国际上对我进行声援?”作为常凯申的心腹,何因钦最是了解常凯申的心思,他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守必须是要守的,守不住也是两国国力相差太大。”
“不管如何,总裁不能留在金陵城之中。”
“眼下全世界都将目光放在金陵城,东洋人的军队还未抵达金陵城,我等不能自乱阵脚。”
“不仅我们不能自乱阵脚,金陵城的老百姓们也不能自乱阵脚。”
“金陵城警署应该对金陵城进行战时管控,不允许平民随意进出金陵城,造成混乱。”
“同时,国府党应高调向外界散布党国誓与金陵城共存亡的决心,稳定人心。”
“如此,我等方能在金陵城与敌寇战上一场。”
“等时机合适之际,我方可按计划,有条不紊的撤出金陵城。”
“如此,在向世人展示我国府党抗战之心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性保存国府党之军事实力。”
唐生智站起身来,看向常凯申说道。
听到三种不同的建议,常凯申沉默了。
不管选择哪一种建议,都有利有弊。
常凯申一时间,也很难做出抉择。
就在唐生智话音刚落下不久时,军事委员会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
一名身着军装,剑眉星目的年轻军官。
大跨步走了进来。
“听诸公所言,无非从战略全局、从政治角度进行考虑。”
“致远一介武夫,不懂太多道理。”
“只是致远有一事不明,还请诸公指教。”
“这金陵城无论是守与不守,金陵城内的六十万我大夏国国民。”
“作何处理?”
“是随军撤退,还是让他们在东洋人的刀枪下自生自灭?”
“诸公,可否解答?”
毛致远的突然出现本就令众人有些不措。
而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更是让会议室中的一众达官显贵说不上话来。
过了好半晌,唐生智才腆着脸说道:“战争,必然会有损失、必然会有伤亡。”
“这也是人力所不能及之……”
“放你他娘的屁!!”唐生智的话还没说完,毛致远强势打断了唐生智。
“战争之损失,自是不可避免。”
“但若是用愚蠢的指挥官进行指挥所导致的伤亡,那是人祸,是蠢猪才会做的事情。”
“1894年,东洋鬼子攻陷我大夏国之吕顺要塞后,对城内进行惨无人道的抢劫、屠杀和qj,整整持续4天3夜,全城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超过2万人……”
“九一八之后,鬼子在辽省抚舜煤矿制造了这起震惊一时的屠杀事件,导致3000多名无辜百姓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淞沪会战期间,小鬼子对苏城一带的百姓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保守估计,苏城当地被杀或失踪的人口达到50多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