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凉的这一决策,再一次以雷霆万钧之势,打破了他们的想象边界。
要知道,此次扩军的目标,乃是打造12个精锐至极的步兵师啊!
一旦建成,这般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东北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足以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若将目光放远,挥师入关,逐鹿中原,也并非毫无可能,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宏图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
“少帅,您此番言语,莫不是在与我等开玩笑?”
李景林率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难以置信,先是微微一愣,紧接着,带着一丝急切,赶忙向张学凉问道。
李景林身为张学凉母亲石氏的堂兄,从亲缘关系上讲,确实算得上是张学凉的舅舅。
在这复杂的局势与惊人的决策面前,他实在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舅舅,我岂会拿这般大事开玩笑。
12个步兵师所需的各类装备,此刻已然筹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我们只需在短短一个月内,广纳四方壮士,招募到足额的兵员。
而后,便全力投入紧张的训练之中,务必让他们尽快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张学凉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如炬,神情肃穆而坚毅,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一个不可动摇的决心。
“少帅,依您之见,可是局势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局?”
杨宇霆目光深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背后隐藏的深意。
他的政治觉悟远超常人,在这看似突然的扩军决策背后,他嗅到了一丝风雨欲来的气息。
张学凉如此急切地推进大规模扩军,必定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而在他看来,最直接且明显的缘由,无疑是吉省此刻已然深陷安全威胁的泥沼之中。
“赵将军所言极是。
南边的奉天与热河,如今都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进行扩军。
我多方打探,有迹象表明,他们背后极有可能得到了日子人或者毛熊人的暗中支持。
更令人担忧的是,连远在关内的袁世凯,说不定也悄无声息地将手伸了进来。
所以,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扩充自身实力。
唯有如此,方能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狂澜中,稳如泰山,屹立不倒。
甚至,我们还能借此东风,顺势而为,实现整个东北的大一统!”
张学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战略蓝图和盘托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东北统一的那一天。
“少帅,即便要对奉天和热河用兵,依我之见,扩军四个步兵师已然足够。
据我们所知,奉天和热河的军队加起来,总数恐怕都不到十万。
而且,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更是远远落后于我们。
咱们的教导师、第1步兵师、第2步兵师和第3步兵师,皆是身经百战,战斗力久经考验,在战场上那是令敌人闻风丧胆。
新组建的步兵师,虽说可能在经验和磨合上稍逊一筹,但也绝非他们那些新兵所能比拟。”
姜登选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毕竟,一次性将军队规模骤然扩大两倍,从军事战略和资源调配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不小的风险。
“姜将军,我们所面临的敌人,绝非仅仅是奉天和热河。
一旦局势失控,陷入混乱,日子、毛熊以及袁世凯,都极有可能如饿狼般跳出来,在这乱世中争得一杯羹。
当然,毛熊在上次战争中元气大伤,国力受损严重,或许短期内不会轻易动真格。
袁世凯的主要精力,目前也集中在关内的局势上,真正出兵干涉东北事务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然而,倘若我们铁了心要统一东北,那么,与日子的正面交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回顾上次战争,日子已然倾举国之力,孤注一掷地投入了四十万大军。
虽说如今日子国力尚未完全恢复,百废待兴,但凭借其底蕴,再拼凑出十多万军队,也并非难事。
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将陆军扩充到12个步兵师,这是当下局势下,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战略抉择,实属当务之急。”
张学凉神色凝重,语气沉稳而有力,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当前的严峻形势。
一旦吉省毅然决然地发起统一东北的战争,毛熊和袁世凯或许只是虚张声势,做做表面文章。
但日子,作为对东北这片土地觊觎已久的恶狼,必定会不择手段地寻找借口,悍然出兵阻拦。
要想成功挫败日子的阴谋诡计,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