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得很大。
秦昊站在巷口,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他抬手看了看怀表,凌晨两点十五分。这个时间,本该是京州城最安静的时刻,但此刻的巷子里却挤满了人。
“让一让,让一让!“小林费力地拨开人群,“秦先生来了!“
围观的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秦昊走进巷子,皮鞋踩在积水里发出“咯吱“的声响。巷子深处,一盏昏黄的路灯在雨中摇曳,将地上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尸体就躺在路灯下。
那是个年轻女子,穿着淡青色的旗袍,乌黑的长发散开,在雨水中像水草一样漂浮。她的面容很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但苍白的脸色和发紫的嘴唇昭示着死亡的真相。
秦昊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白手套戴上。小林立刻撑开油纸伞,为他挡住雨水。
“死者年龄约二十岁,死亡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秦昊一边检查一边说,“颈部有勒痕,但致命伤在胸口。“他轻轻掀开死者的衣襟,一个细小的伤口出现在左胸位置,“凶器很细,可能是锥子之类的利器,一击毙命。“
小林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秦昊的目光落在死者的手腕上。那里系着一根红绳,绳子上串着一枚铜钱。铜钱很旧,边缘已经发黑,但依稀能看出“光绪通宝“的字样。
“这是这个月第三起了。“小林低声说,“都是年轻女子,都是雨夜,都系着红绳和铜钱。“
秦昊没有回答。他伸手拨开死者耳边的头发,突然顿住了。死者的耳后,有一个淡淡的红色印记,像是一弯月牙。
“小林,“秦昊的声音有些发紧,“你还记得第一个死者吗?她的耳后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印记?“
小林翻看之前的记录,“是的,第一个死者李小姐耳后也有月牙形印记。当时我们还以为是胎记......“
秦昊站起身,雨水顺着他的大衣下摆滴落。他望着巷子深处,那里漆黑一片,仿佛一张吞噬一切的大口。
“不是胎记,“他说,“是记号。“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童谣声飘了过来: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喜几家愁。
红绳系,铜钱挂,
阎王殿前走一走......“
秦昊猛地转身,“谁在唱?“
围观的人群面面相觑,没有人承认。童谣声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雨声中。
“秦先生,“小林的声音有些发抖,“这童谣......和上两个案子现场听到的一模一样。“
秦昊摘下已经被雨水打湿的帽子,目光凝重。“这不是巧合。凶手在向我们传递信息。“他看向死者的手腕,“红绳,铜钱,月牙印记,还有这首童谣......这一切都指向某个我们还没发现的关联。“
雨越下越大,秦昊却仿佛感觉不到寒冷。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三个案子的细节一一对比。突然,他想起什么,快步走到死者身边,轻轻抬起她的右手。
在食指的侧面,有一个细小的针孔。
“小林,“秦昊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立刻去查这三个死者的背景。我要知道她们最近一个月都去过哪些地方,见过哪些人。特别是......“他顿了顿,“有没有去过城南的那座老宅。“
“老宅?您是说......“小林突然睁大眼睛,“二十年前那起灭门案的老宅?“
秦昊点点头,目光深邃。“我有种预感,这些案子,和那起灭门案有关。“
秦昊推开古董店的门,门上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店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霉味。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铜器、瓷器、木雕,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
“欢迎光临。“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柜台后传来。
秦昊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正用一块绒布擦拭着一尊青铜佛像。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睛深陷,但目光却异常锐利。
“老先生,“秦昊走近柜台,“我想打听一件事。“
老人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打量着他。“什么事?“
秦昊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铜钱,放在柜台上。“您见过这种铜钱吗?“
老人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他拿起铜钱,对着灯光仔细端详。“光绪通宝,很常见。“
“但这枚不一样,“秦昊说,“您看这里。“他指着铜钱边缘一处几乎看不见的刻痕,“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符号。“
老人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放下铜钱,转身从身后的架子上取下一个木盒。“这个符号,“他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是月字的变体。“
秦昊凑近看去,只见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