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修建铁路,一方面是拿钱,一方面是要人。
特别是定下来了修建长安到潼关的铁路,那就先行测量。
比如距离测量,道路测量等等。
其中测量专业,涌现了好几个人才。
特别是测量结束以后,论功行赏,
铁路项目筹备组推荐了陆军测量学校毕业的学生赵生龄。
“大帅,这位就是咱们铁路项目筹备组,铁路测量队的队长赵生龄。”
赵生龄出生于一八九四年,今年二十二岁。
赵生龄,字杜亭,户县定舟村人。
出生贫农家庭,幼年丧父,靠母抚养。
16岁便立志报国,考入陆军小学。
辛亥革命后,转入陆军测量学校,于1915年毕业。
历史上先在冯焕章部任地形教官、少校参谋。
后到杨忠祥部任排长、军事教官、营长等职。
1926年1月,赵生龄随杨忠祥将军坚守西安八个月,打退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刘镇华的围攻。
杨忠祥部改编,赵任第二混成团团长。
1930年5月中原大战,杨部参加对冯、阎作战,升任旅长,年底任绥靖司令。
话说他在秦西省,后来接触了平分派,感觉平分了有钱人的资产,大家才能共同富裕。
可是却不知道的是,资产就这么多,你不用奋斗就分钱了,谁还奋斗?
所以后来改了。
只不过我们这个国家就是这样,虚情假意。
我们改为按劳分配,但是却又说自己是平分派。
最操蛋的就是,他的部队拿的是炮裆军饷,结果吃人饭不干人事。
你爹妈把你养大了,给你零花钱,
你转头带着东西投靠敌人。
不过我们最鼓励的就是这种。
论功行赏中,秦万世作为大帅,自然是要接见他的。
“你就是赵生龄?”
“卑职测量队队长赵生龄,见过大帅。”
二十二岁的赵生龄,绝对是个虎将。
特别是他的三十八军,在中条山打的很好。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他这个虎将是测量学校出身,只接受了几年陆军小学知识。
秦万世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赵生龄可是能文能武。
这会的军校毕业,那都是人才。
“好好好,是个人才,接下来等交通部派人来,本帅保你最起码也得是个铁路局副局长。”
“多谢大帅。”
二十二岁的省铁路局副局长,可想而知乱世没有秩序可言。
二十二岁?放到刚刚大学毕业啊。
可是在乱世,已经可以当局长了。
他爹要是张雨亭,甚至还可以当总司令了。
虽然秦万世安排秦西籍的国会议员在交通部跑部,可是这事却被回到津门的陆承武得知。
陆承武当年也是陆士军校留学生,不过他的靠山没有自己另外一个老同学徐又铮那么厉害,那么硬。
但是他确实和陆承武是同学。
回到租界的他不甘心做一个愚公,更不甘心绑架自己的秦万世当好这个督军。
可现在他们爷俩都没有了官方职务,手头只有一些钱而已。
因此,陆承武抓不住机会。
正在这一天,他和几个狐朋狗友聊天。
突然一个在交通部工作的二代,聊起了这个事儿。
“绍文兄,你看看,你家在清溪省干了两年,一条铁路都没有修,更没有打个申请。
可是你看看新任的督军秦万世,这才刚上任就已经安排国会议员在交通部吵着要修铁路。”
?“什么?修铁路?”
?陆承武虽然上了军校,也从营长升任团长,并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但他就是一个公子哥,没有任何经验。
身边的朋友也都是狐朋狗友,尽是一些恭维谄媚。
话说他听到了秦西省要修铁路,立刻看向自己这个狗朋友。
“咱们可是好朋友,这事绝对不能让他通过。”
?“这事我也做不了主,上边有部长,次长呢。”
?狐朋狗友根本没把他的事儿放在心上,否则的话最起码也得先努力。
但是陆承武却想到了一个人。
“各位,你们先吃着,我先失陪了。”
虽然狐朋狗友决定不了,可是有一个可以,那就是老同学徐又铮。
徐又铮可是国务总管段芝泉的狗头军师,正儿八经的牛逼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