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
整个竹简轻轻摊开来。
黄老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擦了擦头上的汗,刚才的动作很慢,很轻柔,心里的压力却很巨大。
保养极好的竹简最起头处,一行刻木三分的大字映入众人眼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一行字占据了竹简的一根,肆意飞扬,仿佛饮下醉酒,泼墨而成,一股沧桑豪气,明丽景色混杂着席卷而来。
懂文、懂人、懂书法的黄老师瞬间变痴了,喃喃自语:“绝字配绝文!千古难寻!”
隔着摄像屏幕,普通网友愿没有实地看的震撼,不少人无感。
“不就是滕王阁序吗?又不是真迹,值得着那么大惊小怪吗?”
“剧本,这剧本痕迹太明显了,说不定之后就开始卖竹简了,哪家文房四宝打的软广?掏了多少元子?让两个老师这样表演。”
“何老师的表情太夸张!浮夸太浮夸了!”
“黄老师果然是个文青,只有文青才会对这古迹古玩有这种反应吧!”
“不说别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一句话,王勃足以封神。”
“初唐四杰王勃在第一,实至名归。”
“呵,你说这话,杨炯可不同意……”
……
“嚯!竹简好正宗的颜体!怪不得老牛让我来看这个。”
王院长带着老花镜仔细打量着点头,“这竹简还真有些年头了,不过保养的这么好,也看不出来是什么年的,只能看看落款了。”
王院长性格还是带着急躁的,双手飞快打字。
很快一串弹幕升腾起。
“往下看,有落款就能够确定年份!”
这弹幕迅速被人顶起点赞。
……
显然黄老师也想到了这一点,迅速的看向了竹简的最后方。
在滕王阁序之后便是王勃的诗作。
顺着诗最后一句往下看。
果然是落款。
古人落款都会写在后面,人事时间都会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这是很多时候考古界用来确定出土文献的年份和出自谁手的重要证据。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看着上面的几行小字,摄像机也直直的对着,将这几行字传到直播间。
万人瞩目,都在盯着!
“怎么可能?!”
洋洋洒洒的滕王阁序已是让人极为惊讶。
后面的落款更是让黄老师惊掉下巴,只见那小字赫然写道:
“长安后进颜真卿谨录!”
颜真卿真迹?!
这一念头顿时浮上黄老师的脑海。
“虽然不是王勃的手迹,但好像又扯出来个大神颜真卿!”黄老师只觉得头晕目眩,看向小雪的目光充满了复杂。
这是个什么家庭啊?妥妥的世家子!
心中对那神秘的父亲已然更好奇了!
何老师从进来之后嘴巴就一直没有闭合过,揉了揉酸涩的嘴角:“天哪,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憨憨彭彭挠了挠头:“颜真卿,那不是在课本上的那个书法大家吗?这是他的作品吗?”
“是他本人的笔迹!”
子枫的文化还是稍高一些,不过她显然对小雪的兴趣更高,根本没去看那颜真卿的手迹,而是充满温柔的盯着小雪。
至于小雪好奇的盯着黄老师,心里嘀咕着,这个大叔怎么回事?这么激动,难道就是爸爸所说的动感超人?
除了蘑菇屋的众人,网上网友们更是炸了锅了。
要知道,颜真卿可是所有学楷书的无法忽视的一座大山,哪个人没描几张颜真卿字帖。
“这是真的假的呀,有没有下面大的,解释一下。”
“会不会是有人抄录的时候把颜真卿后面落款都抄上了。”
“我觉得有道理,毕竟颜真卿的手迹整个国家也没现存几份。”
“对对对,这可是国宝级的呀!”
……
正在看直播的王院长,看到上面的落款,悚然一惊,猛地站了起来。
他可不像那些普通网友不识货,实打实的博物院院长,一辈子都跟古玩打交道,眼光毒辣,自然是一眼就看出来,这东西是真的!
这由不得他不惊!
要知道现存的颜真卿真迹,大多数都是拓印刻碑,真正从唐代流传至今的只有《自书告身贴》!
但很可惜这《自书告身贴》三水青朝的时候,老妖婆在外军打过来,逃跑时丢下,被小日子给抢去了,现在被放在中村书道博物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