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拐进月亮门,李建国便看见一座被帆布围着的房子,他找到一条缝隙钻了进去。
东子看见李建国,便从脚手架上下来。
李建国瞧了瞧屋外,随东子一起走进屋内。
屋内的地面低了一些,不过已经经过夯实处理。
之前抬头还能看到些许光线的地方,都已经修补完毕。
东子指向屋顶,“要是再漏水,我就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给你。”
李建国则指向院子中的壁炉,“这东西,你可一定要给我安装妥当了。”
东子拍胸脯保证:“您放心,以前我爷爷在营造厂干的时候,没少给有钱人装这个壁炉。
壁炉怎么装,烟囱如何安置才能使炉火烧得更旺,这些都是我爷爷亲手教我的。”
“等到四周装上钢板,墙体加厚以后,这房子肯定是冬天暖和夏天凉快。”
该讲的话讲完后,东子也没有继续跟李建国闲聊,转身回到脚手架上继续忙碌起来。
今天的傍晚,红星四合院比平日宁静了许多。
闫家今天的宴席,让院子里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吃得肚皮滚圆。
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很珍惜食物。
由于中午吃得过饱,不少家庭选择晚上不生火做饭,既节省了蜂窝煤,又减少了粮食消耗。
夜幕降临,东子和其他几位干活的师傅收拾好工具离开了。
李建国留意了一下院子里的声音。
许大茂因为喝酒太多,挨了娄小娥一顿骂之后已经倒头大睡。
聋老太太在前院坐了一整天,累了,由一位大妈送回家,也早早地爬上了床。
后院的孙叔在房间里,翻来覆去吐了好几次。
最后在孙二妈的责骂声中,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呼噜声。
刘家屋里喧嚣了一会儿,现在已经恢复了平静。
李建国将屋内的物品往墙角移了移,清理出一片空地。
接着,他直接从系统的存储空间中取出一堆钢板。
他从旁边的工具箱挑出一块大帆布,将钢板遮盖住。
并在其上面,放了几件东子他们用的工具。
安排完毕后,李建国便转身离开了这个四合院。
周一刚上班,李建国便去找了医务室的丁远鹏,请他开了张病假条。
病假条上,明确建议李建国休息半个月。
张顺德有些不放心,一路陪着李建国走了很远。
反复叮嘱他在日常饮食上要小心,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向他这位师傅求助。
李建国点头答应,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包牡丹香烟,递给张顺德。
“师傅,都说酷暑过后必定会迎来严冬。
如果有机会,您还是提前储备些物资比较好。”
张顺德连连点头,“好的,这件事我记住了。
回头我就跟我媳妇儿说,让她也预备些东西。”
出了轧钢厂的大门,李建国径直走向大栅栏街道。
那里热闹非凡,店铺林立。
李建国乘机悄悄摸遍了商品,将它们一一复制到了系统空间。
逛得肚子饿了,李建国就近找了个饭馆儿大快朵颐。
顺手也将餐桌上的菜品,复制进了系统空间。
过了两天,东子带来喜讯,说安全屋已全面改造完毕,邀请李建国过去验收。
李建国这才随着东子,返回了四合院。
穿过月亮门,来到自家门口,发现之前拆下来的门窗,已经重新刷漆并安装回去。
从外面看上去,李建国的房子,与以往并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走进屋内,李建国顿时眼前一亮。
原来,安全屋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将钢板巧妙地藏于墙壁之内。
从屋子里看,墙体仅仅比原来稍厚一些,完全察觉不出有何异样。
屋顶还增设了吊顶,让人根本想不到上方还藏着钢板,地面铺设了平整无缝的地砖。
东子详细地给李建国介绍道:“这房子除了窗户以外,其他通风设施也一并做好了。
一般人,都难以察觉其中奥秘。
并且,还按照您的要求,在通风口那里放置了木炭碎屑。”
尽管东子对于李建国这一系列骚操作,满腹疑问。
但他始终谨遵师傅的教导,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随后,东子又现场给李建国演示了窗户,以及门口钢板机关的操作方法。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在后墙上设置了一个隐蔽的出口。
打开这个出口,外面就是四合院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