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三 惊变 (1/2)

黄昏之后,自然就又到了用膳的时候。

晚餐,齐樱儿给齐则远准备的是一只烤鸡,一道鱼炙,还有炖鲜鱼汤。

“咕噜咕噜,啊,享受啊!”美滋滋的喝完炖得乳白的鱼汤,齐则远感觉浑身焕发新活力,继续看书。

他当下所看的书,并不是军机策略方面的。

那方面的书籍,齐家府邸里面也有,不过,暂时还不到看那方面的时候。

再则来说,战争和军事素养,也是需要实战经验,去堆砌培养出来的。

齐则远先看的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一些策论,还有一些关于前朝大礼的史书记录。

虽然,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但实际上,好多人之所以显得平庸,并不是因为眼光不够长,而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眼光永远在远方。

高瞻远瞩,可不一定就是好事,很容易就演变成好高骛远。

人总是要先解决当下的问题,然后才有资格,去思考更为长远的谋划的。

不过,通史和传记之类的书,往往都容易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喜欢“盖棺定论”,以结果论。

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他们记录下来的情况,往往都是喜欢直接拿一个人最终取得的巅峰成就,或者说是犯下的最大的恶行,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与德行。

相对而言,史书的描述性,会显得过于简略。

单从描述上来看,是看不出一个人才的成长性。

就好比战棋游戏里面的角色一样,初始属性设定,往往都是出道即巅峰。

如此一来,倘若要只是为了知道,一个人最终是个什么样的人、曾经做成了什么事、又达成过如何的历史评价,看史书,自然是没任何问题的。

只是,如果想要了解透彻的情况,就只能作为侧面辅助的参考文献了。

而从那些策略里面,则是可以看到前人的思想,也能增长一些见闻。

相比起以后得接触了军权之后,方有机会触碰到的军略。

当下更需要齐则远他去面对的,是跌宕起伏的朝政环境。

别的不说,以后想要与冯习那个老狐狸在庙堂上进行言语交锋的话,该有的知识与见地,还是得有。

...

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时已入夜。

齐则远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半敛着双眼,睡眼朦胧。

“少爷,您看了一晚上书了,要不要歇息会?吃点水果?明天再看?”

“吃点水果可以,不过,吃完还要再看看书,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齐则远这厮又冲着齐樱儿,大言不惭的说道:“樱儿啊,你要知道,所谓君子啊,就是要养浩然之气,讲究的是六艺兼备,修身,明法,齐家,治国,理政,平天下。”

“你少爷我,马上就是要成为季礼的储相了,所以,我也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素养啊。”

“少爷真厉害。”

不得不说,齐樱儿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捧哏。

该捧场的时候,就捧场。

该惊呼的时候,就惊呼。

该崇拜的时候,就崇拜。

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听众。

又体贴入微,懂得服侍。

着实是让齐则远这货,好好享受了一把地主老爷的滋味。

为了更好的方便齐则远看书,齐樱儿从内院里面搬来了软榻,还在亭台上点好火把,以供照明。

“唔...舒服。”

很快,柔软的触感从背后传来,齐则远舒适的半靠在软榻上,侧着身子,借着灯火通明的光亮继续“挑灯夜战”。

现在天气也不冷,即便到时候看书看困乏了,齐则远他也可以直接躺下睡觉。

别说,这体验感,还真不赖。

到了后半夜,看书看得困倦的齐则远,懒洋洋的身陷在软榻之中,昏昏入睡。

清风拂面,一点点的吹拂,伴随着丝丝凉意,靠倚着软榻的柔润,简直舒适度Max。

直到…

“何方鼠辈,安敢行刺吾主!”

一声爆喝,恰如惊雷突炸,划过寂静的夜空。

一把通柄漆黑,泛着杀意的长剑,正随着其主人的身形,直奔齐则远而来。

然而,咫尺距离,却犹如天堑,及到齐则远身前数十步,那名黑衣刺客便再也无法寸进。

锵!!

一道清脆无比的金属碰撞声,蓦然传来。

僵持片刻之后。

那道突进的黑色身躯,轻吭一声,宛如秋风里的落叶一般,轻飘飘地落到地面之上,神情略显凝重地看向对面突兀出现,予以阻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