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之职,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
那个时候,是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列国战争,与外交而设置的职位。
随着时间流逝,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现在,丞相的职责,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齐则远在这一次早朝发难的手段,朝堂众人皆是看在眼里的,放在心里的。
事实上,他们自然都不会觉得,这是齐则远自己个人的主张。
在他们看来,齐则远的所有发言,其实都是陈琦这位帝王,在借齐则远的口,对他们进行敲打。
一言一行,那都是饱含深意的。
只要陈琦不表态,那就等于是默许。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家家主黄清才选择不抵抗。
众人也皆持着观望的态度,不敢轻举妄动。
那些世家大族的家主们,更是一个个脸上稍稍抽搐了一下,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不说话。
平时里面,这些人,虽然也有与黄清不对付的人,可是此刻,多多少少的,也难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意。
当然了,也仅限于此。
这些人,可一个个都是真正的聪明人。
老奸巨猾的他们,也都是久经风雨之人,都深谙政治游戏的规则,懂得怎么保护自己。
跟他们这些人进行打交道,就像是在与虎谋皮。
稍微不小心,就可能被他们带到坑里面去了。
至于其他人,也不简单,循着味儿,几乎就当没有听到一般。
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了。
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君主,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所谓官僚的特征,就是一切唯上。
简单的来说,一个好大喜功的君主,底下官员不说全部,也至少大半都是马屁精。
同理,一个勤奋务实的君主,手下的大臣虽然不可能个个都奉公守法,兢兢业业。
但最起码最起码,做做样子,所有人都会的。
下面的人,对于上位者的揣测,可是从未断绝。
其实要不是陈琦身体不行了,他完全有时间压制着这些世家大族,直到陈世民成长起来,然后平稳度过权力交接。
想要一口吃个胖子下去,肯定会噎着。
但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改变的话,却是完全可行的。
只是,内忧外患,让陈琦无法这样去做了。
身为统治者,他心里的潜意识深处,对于一切可能出现,或转化成的叛贼和逆臣,都有着高度戒心。
而这些世家大族,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根本不会是死忠的存在。
这些人,不过就是一些被利益驱动的家伙,就算处理了,也不会出现错杀的情况。
尽管看上去似乎很无情,但这却是现实的必然。
反正,在这个皇帝绝对不会错的时代,陈琦强势控局之后,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敢跳出来蹦哒。
可,抵触情绪,却并不会消失。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私心。
在这个世界,笑到最后的成功者,无不是心黑手辣,无耻之辈!
“若一致对外,自当同心协力,君臣佐使,可若是…”
似乎在悼念着往事,话语之中带着浓浓的沧桑。
冯习眼眸里面,有丝丝缕缕的寒光涌现。
既然,已经明了陈琦的想法。
那么接下来,他会规劝川蜀的世家大族,渐渐淡化自己在朝堂中的影响。
大不了,等陈琦殡天之后,他再出来主持大局。
也算是全了与陈琦的君臣之义。
可如果陈琦接下来还是一味的压迫他们,只想着清算的话,可就别怪他们不义了。
无论是作为老太傅的他也好,作为冯家家主的他也罢,其实都有着需要去考虑的东西。
陈琦作为君王,太过强势对他也不好,不强势对他也不好。
他需要把握住其中的一个平衡点,让庙堂之事能有序的开展,家国稳定。
这并不是轻易能做到的,若是倒向陈琦太多,那些同为世家大族的群臣们,也就不会再信任他,若是偏向群臣,那他就成为了权臣。
在陈琦这样一位强势的君王面前,变成权臣的下场,简直不要太爽。
进入分析状态的冯习,仿佛没有任何的感情,脑子里就只有纯粹的利益。
冯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