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三 情报重要性 (1/2)

“顾老将军,咱们这次北伐的目的,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凉州诸郡,尤其是陇西之地。”既然陈琦要他发表意见,那么齐则远也不会畏缩,他走上前,望着桌案上的地图,张口就来。

凉州,有九个郡。

为陇西、季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酒泉、敦煌。

两个属国,张掖属国,还有居延属国。

州治,乃武威郡姑臧县。

武威郡又领姑臧、宣威、武威、揟次、仓松、显美、骊靬、祖厉、休屠、鸾鸟、鹯阴、媪围共12县。

“昔日有大礼名将,称天下有三种精兵:并凉匈奴、湟中义从和八种西羌,老百姓闻之色变。”

西羌不用说了,羌族都在凉州。

并凉匈奴,指的就是并州还有凉州的匈奴。

湟中义从,则是游骑。

“我季礼据巴蜀之地,有山峻之险,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然于争霸天下而言,险山峻岭不适合大规模作战。”

“不能大规模作战,意味着我们不能打持久战,一旦陷入僵持,后方绝对会被活活拖垮。”

“为今之计只有徐徐图之,以伐外州,增添己力。”

“如果能取凉州,那么我们便能拥有培养骑兵的温床。”

“取凉州之前,最好先控制关中方面。”

“关中,乃天下之上游,陇右,乃关中之上游,故欲控有关中,宜先控制陇右。”

由于,陇右形势较关中高,故曰关中之上游,为控领关中的制高位置。

此地人民习尚气力,勤耕稼,修战备,自古为用兵之地。

“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齐则远很快就确立了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

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

此地,乃是形胜完固之地。

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

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

一旦将陇右与关中隔断,直接就可以是作为抵抗反扑力量的天然屏障。

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

“若能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则大事可期也。”齐则远郑重其事。

占领陇右,一则可以获取骏马,组织训练骑兵,使季礼军队,于战场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再无兵种克制之危。

其次,季礼占领陇右后,就可以不需要再从蜀地跋山涉水的运送粮食,也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丞相大才,云深感佩服。”顾云冲着齐则远俯手一拜。

齐则远的侃侃而谈,虽然只是嘴巴输出,但是之于战略上的展现,却是让得顾云这位老将听得眼前一亮。

本来,他只是因为陈琦说这次战略计划有齐则远的功劳,加上齐则远又是担任季礼如今的丞相一职,所以才对齐则远客气有加。

不过,如今,听到其如此这般的分析过后,倒是又多了几分佩服情绪。

“不过,对于凉州的情况,我们暂时没有一个笼统的探知。”齐则远摸了摸下巴,目光看向顾云。

“顾老将军,不知...军情探知方面,我季礼,可有成型的斥候布置?”

顾云想了想,然后点头道:“敌我交战,斥候、哨探之类的,自然是要安插的,否则完全没有对方的动向的话,未免便太过容易被动了。”

齐则远之前也有过猜测。

行军打仗,斥候之类的兵种,肯定是有的。

想了想,他又问道:“那么,不知道这些斥候,可有专门的人来统一管理调度,又是否能够如军营中那般专门培养,长期潜伏于敌军后方?”

听到这句话,顾云不由双目微凝,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细作之事,古已有之,我们也有安排,但如丞相你所说,要专门培养、管理,还真没有。”

“孙子兵法,也有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等说法,但都是临时所用。”

“细作之重,不亚于三军,我以为我们应该重点培养,成立专门的负责署衙,由专人培养管辖。”

“可挑选一些流离失所的孤儿,男女皆可,学会一技之长,便能派去他国,蛰伏起来,必要的时候能够打探并且传递消息。”

“甚至,还可以暗中予以敌国官员进行策反、诱降,从敌人内部探知更准确的消息,如此,方能做到百战不殆。”

“你的意思是要专门组织人手,负责敌国的军情刺探?”

齐则远点了点头道:“这些人都是暗中行动,若不暴露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