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棋 艺 精 湛 (2/3)

>果然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亚撒看着这场面,就知道自己绝对学不会巫师棋了。

德拉科竟然还觉得很有趣,几回合下来他也学会了,还用魔杖施展漂浮术控制着自己的国王去拽魔法书的舌头,亚撒目瞪口呆的看着其他棋子、德拉科和魔法书打成一团。

德拉科拽着国王棋,国王棋拽着魔法书的舌头,其他棋子用刀剑挥砍魔法书的书皮。

最后魔法书骂骂咧咧的被打跑了,其余的棋子欢呼着庆祝胜利,竟然还有亚撒这边的棋子,你们这群叛徒!

两个人在周六早上玩了一会巫师棋,却感觉自己用光了一整天的体力。

之后,亚撒、德拉科和阿斯托利亚三个人找了个空教室练习魔法,亚撒的漂浮咒已经快要摸到无杖施法的门槛了。

当然,仅仅指对死物使用。

要去除魔杖和魔咒这种对外施法的媒介,需要对于漂浮咒的魔纹有深刻的理解。

魔纹是一种混杂了如尼文文字和魔力通路的东西,它是一个立体的、可以被解析的构成关系,这里面,提供力量的来自如尼文文字,而梳理这些力量的是一种魔力的通路,他们通过不同的链接方式和和管道大小,将魔力之源的力量分别送出去,用来改变现实世界物质的性状。

想要学习和掌握这种解析魔纹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冥想以观察复杂的魔力通路的排布,当一个巫师完全了解一种魔咒的魔纹,深刻的了解了其中每个如尼文的出力大小,每条魔力通路指向的终点和它所传输的力量极限,那么他就可以将这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拆解和重构,以达到把魔力通路接在除了魔杖之外的东西上,也就达到了无杖施法。

同样,当一个巫师能够解析用来聚集魔力的如尼文字,观察并了解到魔力的源头不是这些文字,而是来自于更加广大世界的每个角落的魔力,他也就可以不再拘泥于魔咒的咒语,而是直接的触碰到真正的魔力之源,使用来自源头的力量发出魔法,这就是无声施法。

而随着咒语强度的提升,它的魔纹中的如尼文字和魔力通路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漂浮咒中只有十二个如尼文字,解析这十二个如尼文字用了亚撒非常多的时间,理解、记住并且能够感受到魔力通路,也用了很久。

而阿瓦达索命,亚撒想都不敢想,那怕是有几千个如尼文字构成的魔咒,到了这个数量级,每多一个字,也就意味着魔力通路的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而伏地魔却可以做到无声无杖施法。

他恐怕已经彻底摸索到了这个世界力量的本源,也是顶点,他对于魔力的运用甚至恐怕已经不再局限于魔纹,魔法对于他而言已经不再是一种解题思路,而是答案本身。

他已经完全的理解了1 1=2这件事所代表的世界的本质,从而能够将之拆解重构,就像在唯物世界当中,有人掌控了这个世界数学率的本质,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让1 1=3,让整个数学模型崩塌,达到摧毁一切的目的。

而伏地魔施展的索命咒能够如此强大,本质上还是他对于整个力量体系的深刻理解。

可惜,他自以为得到了宇宙真理和世界本质的真相,但却只掌握了一半。

魔法世界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充满逻辑的魔纹解析,它诠释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力量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伏地魔和邓布利多都在这方面登峰造极。

但另一半,它归于唯心主义和意志的力量,也就是“心想事成”,强烈的意志会直接作用于这个世界,摧毁逻辑部分那些严谨而又复杂的魔纹,让整个世界因为一个想法而转动。

伏地魔败在了这种力量之下,世界规律而富有逻辑的一面败给了唯心和不那么讲道理的一面。

这两条路走到最后,缺了哪一条也不行,只讲逻辑和力量,忽略情感对于世界的改变,那就是下一个伏地魔,但如果只沉溺于唯心改变世界的论调,那就会使肉体消亡,变成永恒缥缈的概念。

因此亚撒并没有急着背书学习,埋头解析魔纹,魔咒确实需要对魔纹的理解才能施展,但是想要施展的好,施展的随心所欲,需要把情感灌注进去。

就像是漂浮咒,那种轻盈的感觉,像是随时要飞起来的状态,这种情感在施咒的一瞬间从内心迸发出来,能够很大程度上取代一部分魔力,让整个施咒过程变得轻松起来。

而如果将满怀杀意的情绪注入阿瓦达索命,那也会加强这个咒语的威力,情感越是强烈,施展这个咒语越是简单。

所以亚撒需要自己全身心投入,投入这个故事当中去,和所有在霍格沃茨学习的小巫师们一样,同他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去感受那些强烈的情感,而不是自己埋头学习。

亚撒需要那些鲜活的生命力、强烈真挚的情感和独一无二的灵魂,去帮助他理解这个世界唯心的一面,这种几乎毫无逻辑的力量,却无法通过任何方式投机取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