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兰陵公主(2) (2/2)

娘轻声答:“我义父姓高,名元简。”

我看到母妃满脸的震撼,她细细的打量着媚娘的眉眼,似乎要透过媚娘看到什么。她哭着笑了,点点头看向梅湘:“一定能相认的。”

我和媚娘无事时总是喜欢围在母亲身边,听母亲讲讲最近发生的故事。最近听说三哥因游猎过度被御史柳范弹劾免了职。

我和母妃都是眉头紧锁,三哥一项稳重克己,又怎么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面对母亲的问话,三哥默不作声,在母亲再三逼问下,三哥却来了一句:“因思念母妃与弟、妹,故意而为之。”

我听的更是一个头两个大,一边是差点变成小娘的同母异父姐姐,一边是想当我耶耶的同父异母哥哥。我问母妃,有没有可能把媚娘和三哥凑成一对?母妃听完不置可否。

耶耶面色不善责问三哥为何过度狩猎?母妃却是护着三哥:“陛下不是总说恪儿最像你吗?这点不是也刚随爹?房玄龄不是也经常阻止陛下过度游猎?”最后耶耶被母妃说的一点脾气也没了。

几年前,耶耶命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等人修《氏族志》,听说最近已经完成,将崔氏排在了第一位。耶耶知道后很是不满,要求重修。

我和媚娘不懂一个姓氏录修来修去有什么意义,于是便一起跑去问母妃。

母妃说修订《氏族志》的目的在于提高李家和当朝庶族臣子的地位,打压一些老的门阀世家,同时以此笼络人心。

我很疑惑耶耶都已经是天下人的皇帝了,为何还需提高皇家的地位。母妃却让一旁的三哥给我们讲讲。

李家的兴起要从六镇起义后说起,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宇文泰为了与东魏抗衡,创立了府兵制,建立起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逐渐形成了陇西的势力。

我们的曾祖父李虎就是当年的八柱国之一,从西魏到如今的皇帝也都是出自于这些个家族,得天下依靠的是陇西的贵族支持。陇西李氏虽贵为皇族、当世风光,但繁荣距今不过百年之久,不比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这种世家大族根系庞大。

这些世家历代通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掌握了一国大部分的资源,同时在朝中互相支持,也威胁到了皇权,因此都说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像李家、长孙家、杨家、韦家虽都属于这陇西的贵族,但其中也有不同。京兆韦氏、弘农杨氏从汉朝时就是世家大族根基深厚,特别是在这关中,如得到韦、杨两家的支持皇位便能做得更稳。

母妃说,这就是为什么韦贵妃、韦昭容和她,虽都嫁过人却依旧可以在后宫身居高位,也是长孙氏虽贵为皇后,但能被她们无形之中架空的原因。

耶耶提出修这《氏族志》本意是想要将李氏放在这第一位的,只是高士廉没能摸清帝王的心思,同时朝中有不少新贵们上赶子去和世族结亲,这才成了如今的模样。

母妃作为弘农杨氏的子孙,所能做的不过是维系、保全家族地位与荣耀。但作为帝王,要走的恰恰是一条相反的路。

当前我们看到的盛世只是少数人的盛世罢了。如今兵戈未歇、国之人口也只有隋时半数、皇城外仍有冻死骨、百姓仍有不果腹者。国之根本在于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民生为首,使流、氓安居乐意、丰衣足食便不会心生怨怼。民心次之,打破世家专权,使庶族、寒门上有通天之路,所言之事可上达天听,便成心之所向。如此皇权稳、天下安,否则盛世之下也终难长久,当遭到反噬的那一日,这《氏族志》也将成为索命符。

母妃说三哥外公与耶耶想缔造盛世的心是一样的,不过三哥外公行的是创业之法,耶耶重的是守成之道,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取自时宜。但要切记,凡是皆不可操之过急,避免适得其反。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