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王威、高君雅私通突厥。李渊下令将二人下狱,可手上没有证据无法除掉二人。
可好巧不巧,十七日,数万突厥军进攻晋阳,城内人心惶惶,李渊巧使空城计吓退敌军,王威、高君雅被斩首。百姓们都为李家拍手称快,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李渊赢得了不少人心。
可是世人不知,这所谓的数万突厥兵围晋阳,只不过是刘文静带着数万黄金珠宝与突厥和谈之后借来的五百突厥兵和数千骏马造成的假象而已,这空城计还当真有那么好使不成!
“小玲,这里还痛吗?”娴儿轻抚着她的肩头询问着。
“回小姐,已经好多了!”小玲解下小姐身上的披风,将它搭在架子上。回过头来赶忙满上一杯水送到娴儿的跟前。娴儿接过水杯急喝了几口,将它放在身旁的桌上。刚刚到家,的确是有些渴了。她温柔的拉住不停忙活的小玲,掏出袖中的药盒。
这药是她刚刚跟甄逸要的,“这是济世堂上好的药膏,消肿化瘀效果极好,每日早中晚各一次,相信很快就好了!”
小玲将药捧在手中,像捧着个宝贝似的,笑得比蜜还甜,“谢谢小姐!”
她这一谢倒是让娴儿觉得有些愧疚了,“谢什么,你是因为我才受的伤……”
“砰砰砰!”小院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小玲忙跑过去开门。这门刚开了一半,小玲就愣住了,直勾勾的盯着外面的人看。
“小玲,是谁来了?”娴儿向外张望去,只看到呆在门前的小玲,奈何门只开了一半,还被她挡住了,看不清来人是谁。
“是我!”门敞开了,走进来一只妖孽。
娴儿看到他先是一惊,转而轻笑道,“我还当是谁呢!敢情是李半仙呀!”
男子听到她的挖苦也不气,到感觉是夸他似的,“正是本仙大驾光临!”他缓步走来,紫衣飘飘,院中的群芳都被他盖过了一头。
“你要是再不回来,我估计都快把你这个人忘了!”李淳风头年前回了家,这都五月了才回来,要是再晚些他都不必再回来了,直接把今年的年也过了得了。
“我这是在该来的时候来,该去的时候去!”他低下头,整了整长长的袖口。这假装一本正经的模样倒是一点也没变,过了个年也不见长进。
“得了!我这里该来的没来呢,你倒是先来了!”娴儿调笑道。
“哦?该来的是何人呀?”他负手问道。
“你不是会算吗?你自己算算!”娴儿躲开他走进院子里。
“本仙可从来不算小事!”他脖子一扭,跟在了娴儿的身后。房门前的那棵杨树站在风中,树上光秃秃的,似乎也不剩下什么了,风再来亦是再带不走它的分毫。
“这树去年还好好的,今年却不知道怎得,连芽都不长了!”顺着娴儿的视线,他注意到了那棵树,立在院子里很是扎眼。
“我看八成是根坏了吧!”他脱口而出,继而将目光转向院中的万紫千红,“这花儿开的不错呀!”
娴儿蹲在树干前,轻轻拨了拨地上的泥土,神情恍惚了。这根的确坏了……
“那你说,这根坏了还能好吗?”娴儿有些扑朔迷离。
他妖孽的一笑,“根坏了自然就自己烂掉了,我看不如将它砍了种上别的东西!免得让它成了这院子的败笔!”
娴儿怅然一笑,将手中的泥土一点点的洒落在地上。他说的对,这树真快到该砍的时候了……
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在晋阳宣布起义……他们号称是为保大隋江山,反对太上皇的暴政,另立长安的杨侑为帝。这么说的目的不过是拉拢那些早已对杨广积怨已久的大臣的心,显得他们顺势而为,再者如今若是直接称反隋,树大招风,难免成了那些反王的靶子。
但明白的人始终明白,这与反隋并无差别。起义的当天,娴儿按照最开始计划的那样给皇帝寄出了最后一封信。从此以后她只是薄子娴,于情她不会再帮着皇帝监视李家,于理她亦不会帮着李家对付皇帝。她不是什么都不会做,而是什么也不能做。
若是皇帝胜了,李家必灭,她或许能活着但却是生不如死。若是李家胜了,那弘农杨氏便不再是这天下第一的姓氏。她的叔父们便不再是皇亲,无法再继承祖父的荣耀,届时她们的家族的未来都成了未知数。想到这里她有些愧对弘农杨氏的列祖列宗,但转念想想如今这烽火四起,没有李家难道就不会有其他的反王取而代之吗?
自打宣布正式起义以来,二哥便再也没有来找过她,可能是因为实在是太忙了,他整日都在军中度过。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个个像打了鸡血一般。段雄也为李家拉起了个千余人的队伍,他以前的那些个好兄弟也囊括其中。晋阳宫里的物资也被裴寂成功的运出充作了军饷。在追随李家的这些人里,最闲的就数李淳风了,依旧踏踏实实的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