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一 章 黎明,山村并不静悄悄 (2/2)

;“爹,俺妹子身子不舒服,俺替替她。”

茂发一时无语。

茂发家三世同堂,老老少少,十来口人。男人上地干活,女人操持家务。也是原先老辈定下的规矩,做饭是俩儿媳的事,轮流一人一天。按说,这不偏不向,公平合理。可老二媳妇绿叶隔三差五总要找些理由偷懒耍滑,这自然就苦了桃儿一人。

茂发长叹口气。小辈妯娌们的事,他不是不清楚,只是作为长辈又是当家的,不好说什么。不过,心里毕竟不是个滋味。

桃儿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添着柴火。锅里的水开了,桃儿起身拿起灶台上的荆条筐,筐里盛着半筐菜蔬,有白萝卜,红萝卜,红薯,地蔓菁[注:2],这就是一家十来口人的早饭,说起来,茂发一家在村上外人看来要算是殷实人家了。但早饭,特别是农闲,也只是熬些瓜菜稀饭,间或才掺些米。

桃儿慢慢把切成块状的菜蔬倒入锅内,临了还拣出几块放在了筐里。茂发看在眼里,满意地点点头。这也是茂发家祖传下来的规矩。每顿饭,下锅前抓出一些米呀面呀什么的,用老祖宗的话叫顿顿有余粮。

看着桃儿连菜蔬也要留出来,茂发心里道:这孩子是个理家好手。

桃儿又往灶膛里加了把柴,站起身,苦笑道:“爹,您坐下烤把火,俺去瞅瞅二子。”

“中!”茂发先是点点头,停了下又说,“闺女,娃要是没醒,就让他多睡会。”二子是茂发的二孙子,也是茂发最疼爱的孙子。昨晚听说要上镇上赶集,硬缠着也要跟着去。

“娘,甭瞅了?俺早起来了。”一个三尺来高的小子从东堂屋跑了出来。这就是桃儿的二儿子。大名高盛业,小名叫二子。属鸡的,长的精瘦,瓜子脸上一双大眼睛,显得格外有神,上身穿件黑夹袄,下穿一条兰裤子,膝盖上补着两块补丁,但却浆洗的干干净净。

“爷爷,早安。”二子朝爷爷鞠了个躬,转身瞅瞅娘,“娘,咋又是你做……”

“大人家的事,小孩家家的甭管。”桃儿捂住了儿子的嘴。转身朝公公苦笑下,“爹,娃没规得矩的,都是俺没管教好。”

“嗨——”茂发又是一声长叹,摆摆手,“娃大了,懂事了。”瞅瞅孙子,“二啊,走,跟爷爷赶集了。”

“嗳!赶集喽!”二子连蹦带跳,撒腿就要跑。

“等等。”桃儿喊住了儿子,上下直瞅,“你咋不穿过年的新衣裳了?”

“娘,年都过完了,俺留着明年再穿。”二子瞅瞅爷爷,“爷爷说的,成家过日子要从手指头缝里抠。再说了……”瞅瞅西堂屋,“也省得……”

桃儿打断了儿子的话,“中,中。你多昝都有理。娘说不过你。”桃儿怜爱地替儿子扣好领口,“中了,跟爷爷走吧,记着,别淘气,别可地疯。”

“是!”二子调皮地扮个鬼脸,回头冲爷爷一笑,大喊道,“赶集喽。”转身跑向大门。

刚出院门口,正要下台阶,茂发便瞅见从南头谷洞[注:3]口慌慌张张跑过来个人。

茂发下意识地伸手拽住二子,闪到门洞边上。

转眼功夫,来人已到了大门口,朝大门洞瞅了一眼,没停。

茂发平常就胆小,早已吓得浑身瑟瑟发抖,但还是紧紧护着怀里的宝贝孙子。直到脚步声远去,才战战兢兢探出头,远远瞅见那人已跑到了谷洞北口。

“爷爷,那人好像是……”二子话没说完。

“小孩家,甭瞎说。”茂发打断了孙子的话。不过,说心里话,尽管头将事发突然,再加上天黑没看清,但来人的身影,他也觉得好像很熟悉,甚至好像就是平常经常来往打交道的人。可这大清早的……

“爷爷……”二子怯怯地瞅瞅爷爷,“咱还去赶集吗?”

“去,咋能不去。”茂发挠挠头,“走。”

二子撒着欢头前跑,茂发紧赶慢赶跟着。

前面出了谷洞口就是正街。是村子里唯一的一条像样的街。其实,说是街,也就是一条宽一点的土道。

茂发离谷洞口还有几步远,二子已经蹿到了道当央。

“二啊,慢……”茂发话没喊完,楞住了。

“站住!谁?”随着喊声,有人拉动枪栓。

一伙人从街西道上走了下来。

-

-

[注:1]

麻糖:青州方言。油条。

-

[注:2]

地蔓菁:青州方言。

-

[注:3]

谷洞:青州方言。小巷。

-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 一 章 黎明,山村并不静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