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大县,比起省城来一点也不差,县城里常住人口超过三十万人,每天来城里讨生活做工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龙门县有这么大的名气,还得感谢前朝的某位皇帝,根据县志记载一百多年前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曾来过龙门县,徐家的贡田也是乾隆皇帝吃过赞不绝口才被皇商采购成为了进贡的贡米。
一队人穿红戴绿敲敲打打走在乾隆皇帝走过的龙门大道上,
为首的就是徐富贵。
徐富贵跟着徐家川寨子的花鼓队伍来到龙门县,想要看看能不能在县城里发现稀有的词条拥有者。
如果能改变霉运倒也不虚此行。
不过这次徐富贵没像“活着”里那样脸上打腮红,涂上红嘴唇男扮女装跳大兰花。
他一个男人脸上打腮红,涂红嘴唇搞反串实在是难以启齿放不开身段,
大兰花这个反串让满仓来跳,他成了跟大兰花搭戏的角。
龙门县非常热闹挑夫走贩吆喝声音彼此起伏,
“少爷这边有一大块空地,我看周围四通八达来往的路人还挺多的,我们就在着支起摊子跳花鼓灯吧?”满仓指着一块空地说道。
按说满仓是这支跳花鼓灯队伍的主心骨他自己就能做主,谁让这次跳花鼓灯的队伍中有徐家大少爷,
他们一行人租种的田地都是徐家的贡田,
万一惹的徐家大少爷不高兴回家跟徐老爷说一声,他们就别想再租种徐家的贡田了。
看着满仓说话小心翼翼的模样他忍不住感叹;没想到我有朝一日也成了剥削阶级。
徐富贵看了一下满仓挑选的地方来往的人确实不少,
这地儿人多等会儿跳花鼓灯打赏的人应该也不会少了。
去年闹了蝗灾粮食歉收,满仓为首的徐家川寨子的佃户们才想着组织队伍跳花鼓灯讨要点粮食度过灾荒年。
徐富贵没有胡乱指点,毕竟跳花鼓灯关乎众人能不能讨到粮食和钱度过灾荒年。
“满仓这次跳花鼓灯是你组织的你说了算,我就是来凑个热闹你不用问我的意见。”徐富贵嘻嘻哈哈模仿着前身说话的语调和动作。
满仓;“既然少爷没意见,咱们就在这跳花鼓灯。敲锣打鼓的先把动静整起来吸引来往的路人,等会儿人聚集的多了咱们就开始表演。”
锣鼓声音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路人,
这个年代娱乐项目相对单一,不管是街口耍杂技,捏糖人,还是聊地摊说相声的都能留住人。
花鼓灯在江南四省都有很广的受众群体,龙门县老少都喜欢花鼓灯。
徐家川寨子的花鼓灯队伍更是全县闻名,
锣鼓声音吸引来的路人一看是徐家川寨子的花鼓灯队伍,一个个都开不开步子停在了原地。
没一会儿就围满了人,
“少爷人都来了,咱们开始表演吧?”
徐富贵答应了一声,
满仓开始指挥人装扮上,鼓乐班的更是卖力的敲打。
徐富贵看着迈着小碎步学着女人的姿态扭扭捏捏来到空地上,开始大张大合跳起花鼓灯,偶尔还会跟人互动掐着兰花指抛眉眼。
这一幕徐富贵实在是没眼看。
“徐少爷你该登台了。”
徐富贵听到有人喊,他回头看到对方记得对方叫狗娃。
经过狗娃的提醒徐富贵才知道他已经错过了正确登台的时间点,
不过还好观众们的目光都聚集在跳大兰花的满仓身上,根本没人关注他这个可有可无跟大兰花搭戏的男主。
毕竟这出戏满仓跳的大兰花是大女主,徐富贵充其量就是个衬托的绿叶。
他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满仓教的几个动作,然后一个起手式脚下做了个跳跃动作来到中央和满仓搭戏。
徐富贵的舞蹈很简单就几个动作只要来回变化动作围着满仓跳的大兰花就成,
不远处有着主仆三人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为首的男子穿着暗红的长绸衫头上带着西洋产的平顶帽,脸上同样是西洋产的圆框黑墨镜,手上还拿着文明棍,这种中不中西不西不伦不类的装扮在龙门县却成了新潮。
来往的人路过看见都会停下几秒好奇的看向主仆三人。
“前面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围了这么多人,三儿你去打听一下看看是怎么回事?”龙二对着身边的一个仆人喊道。
叫三儿的男子来到人群中他努力挤了进去看见正在跳花鼓灯的徐富贵和满仓,
通过和身边的人打听三儿得知这支跳花鼓灯的队伍来自徐家川寨子,
而且徐家川的大地主徐老爷的儿子也在里边。
三儿连忙挤出人群给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