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师傅咱们没有敞篷车吗 (1/2)

力气大点好,力气大才能干好庄稼活,他们就缺能干活的同志。

方亚兰笑着说道:“力气还行,同志,想问下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发。”

“估计得下午了,眼下还有人没到。”

小姑娘看着和他闺女差不多大,想到这李胜又补充了一句:“你要是累了,就去车上歇着。”

方亚兰看了眼暴晒在太阳底下的大卡车,为了不晒成肉干,谢绝了李胜的好意,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着。

这一坐,就睡着了,醒来就到了吃中午饭的点。

“小同志,你要饿了,我这还有块窝窝头。”李胜说话的功夫,从口袋掏出拳头大的窝窝头。

“您吃吧,我这也有,你要是不够吃,这个窝窝头你拿着。”

方亚兰手里的是杂粮馒头,超市一块钱一个的那种,吃着还有点甜味。

“这一个就够了。”李胜举着自己手中的窝窝头说道。

二人有距离的坐在地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方亚兰也从李胜嘴里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们这批知青大多分配在绥县,到了绥县还要再分配。

说来也是巧,绥县就是方亚兰在现代的老家。

方亚兰思绪飘回了前世,她想起了爷爷奶奶,室外冰天雪地,屋内却暖意融融,奶奶将盘猪肉炖粉条刚一端上桌,香气便瞬间弥漫开来。

五花肉被炖煮得恰到好处,肥的部分入口即化,瘦的部分鲜嫩不柴,粉条吸饱了肉香四溢的汤汁,每一口都软糯弹牙,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还有锅包肉,金黄酥脆的外壳裹着鲜嫩的里脊肉,咬下去“嘎吱”一声,糖醋汁的酸甜在舌尖爆开,刺激着味蕾,那酸甜交织的独特风味,让她回味无穷。

也不知道现在的绥县是怎么样的。

她这次重生算是回到了从前,或许能把爷爷奶奶找到也不一定呢?

方家那群畜牲不配当她的家人,她还挺想念爷爷奶奶的。

此时,天已经黑透了。

方亚兰她们一伙知青就在雪城最大的招待所住下了,等着明天的安排。

她和京都来的两位女知青住一个屋,一杯水的功夫,三人的关系就热络起来。

脸圆圆看上去很有福气的叫姜凤琴,另一个留着精干短发,办事利索的女生叫赵琼华。

“方知青,你家里人怎么舍得让你一个人过来这边的?他们能放心么?”

姜凤琴在京都的时候见过不少长的漂亮的女人,但长的这么漂亮的她还是头一次见到,看着刚洗完澡,头发湿漉漉还冒着热气的方亚兰,她没出息的红了脸。

方亚兰浑身一僵,随后淡漠的说道:“他们死了。”

在她心里,方家那群混账玩意和死了没啥区别。

姜凤琴傻眼了,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随口一问,竟然戳中了方知青的伤心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拼命道歉。

赵琼华也在一旁帮着姜凤琴说话。

看着快要急哭的姜凤琴,方亚兰赶忙说道:“事情都过去了,我们要向前看,若是他们还活着,肯定不想看到我天天难过。”

赵琼华说道:“方知青,你能这样想就好,希望我们能分到一个地方,这样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但愿吧。”

在火车上的这两天,方亚兰没怎么休息好,腰酸背疼的她头发还没擦干,就躺在床上睡着了,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七点被人喊醒。

方亚兰手忙脚乱的将东西收拾好,就扛着行李下楼。

集合的时候,方亚兰打哈欠打的停不下来。

她太困了,昨天满打满算也才睡了不到八个小时,这对于怎么睡都睡不够的方亚兰来说,无异于满清的十大酷刑之首。

一想到这种生活,将来还要持续好几年,方亚兰想把方家四口生吞活剥的心都有了。

今天带队的还是李胜,在确认好全部知青都在场后,将他们一行人带到了知青办。

雪城下边两个县的人早早的就在知青办等着了。

方亚兰很幸运,被分在了绥县,一起的还有赵琼华和姜凤琴在内的其他七位知青。

在知青办简单的吃了一个免费的早餐后,以方亚兰为首的知青们坐上了去往绥县的手扶拖拉机。

拖拉机身后挂着一个铁皮车斗,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破烂的好像随时要散架,方亚兰她们几个以及她们那大包小包的行李勉强能挤下。

隔壁州际前来接应知青的是一辆解放牌的大卡车,坐上去二三十个人都不带挤的。

都是下乡知青,这么一对比,坐在手扶拖拉机车斗里的知青们就有些崩溃。

还没到地方就这么惨,等到了那乡下岂不是更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