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看到了高颎妄图是帮助杨坚谋朝篡位的事情。
他倒是也没有什么讨厌,
毕竟他也看出来了高颎乃是汉人。
高颎辅佐的杨坚也是汉人。
而此刻的北周还是鲜卑人掌权的朝代。
若是杨坚真可以推翻宇文家。
对于汉人乃是大大的好事情了。
作为从五胡乱华时代杀出来的强者。
冉闵自然也是知道汉人掌权的重要性的!!
只有权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不会任人宰割。
这便是他为什么要建立后魏的缘故!!
“看起来,五胡乱华之后的时代便是所谓的南北朝了吗??”
“高颎,只要你可以帮助汉人夺取这天下的社稷,我便是承认你乃是这神谋榜单之上的人物!!”
冉闵的喃喃之声响起。
如同古钟声一般的震撼人心!!
大唐位面之内。
李世民和李渊也是一脸淡然看着一切。
他们自然也是知道日后的未来的。
高颎辅佐的杨坚成功推翻北魏。
建立了大隋。
不过没有想到天道轮回。
很快,大隋又是落入到了大唐的手中。
他们对于高颎自然也没有什么讨厌的。
毕竟怎么说,高颎也是终结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人物。
“这高颎确实是一个厉害的谋士!!”
“他终结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不过这般谋士,才是19吗??”
众人感叹中。
画面还在继续。
大象二年,
大将尉迟迥起兵叛乱北周,
派遣自己的儿子尉迟惇率步骑兵八万,进驻武陟。
杨坚命令韦孝宽攻击叛军,官军到河阳,诸路大军都不敢领先出战。
杨坚见诸将没有统一指挥,
便命令崔仲方前去监军,崔仲方以父亲在山东为由推辞。
那时高颎见郑译、刘昉都没有前往前线的意向,
便主动请求出行,
很合杨坚的心意,
于是杨坚派遣高颎前去。
到了军中,高颎在沁水上架桥,
贼军在上游放下点着火的小船,
高颎预先制作土狗(水中障碍,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抵御火船,
渡过沁水后烧掉桥与叛军背水一战,
最后大败叛军。
北周大军至邺城后,尉迟迥集中全部兵力13万,
列阵城南,准备决战。
韦孝宽军进攻受挫,被迫撤退。
高颎与宇文忻、李询等设计:
先射观者,造成混乱,然后乘势冲击。
观战士民被射,果然纷纷逃避,喊声震天。
宇文忻趁机传呼:“敌兵败了!”
韦孝宽军士气复振,乘乱进击,
大败尉迟迥军,尉迟迥被迫自杀。
至此,尉迟迥举兵68天即宣告失败。
军队撤回之后,高颎出席杨坚内室举办的宴会,
杨坚竟撤下御帐赏给他。
从他晋位柱国,升任丞相府司马,
受到杨坚信任的地位更加提高。
周大定元年
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
是为隋文帝。
拜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
朝中大臣无人能比,
以至隋文帝每次都称呼他为独孤,
而直呼其名。
高颎很注意避开权力地位,上表章请求辞职,
请苏威接替。
杨坚想成就他让贤的美名,同意他解除仆射的官职。
几天后,杨坚说:“苏威在前朝隐居不肯做官,高颎能推举他。
我听说推荐贤能的人受上赏,怎么能让他丢官呢?”
于是命令高颎恢复原位,不久拜为左卫大将军,
原来的官职不变。
高颎时常坐在朝堂北边的一棵槐树下办公处理政务,
主事要砍掉它,杨坚特别指示不要砍,用它昭告后人。
可以看出,高颎被看重竟然到这种程度。
而众人也是惊骇到了。
“看来这高颎确实是很被看重啊!!”
“这高颎是隋文帝的宠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