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
画面持续播放,
官渡之战的爆发近在咫尺。
袁绍整饬兵马,预备渡过黄河,
与曹操展开决战,
沮授始终随军同行。
大军抵达黎阳渡口后,
袁绍派遣麾下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大将颜良,
进攻白马城中的刘延。
此时沮授再度挺身而出,劝诫道:
“主公,颜良将军英勇异常,但性情急躁,智略方面有所欠缺,
不宜单独委以重任。即使使用颜良将军,
也应该搭配一位智谋超群的副将一同领军,这才是上策。”
然而,袁绍对此并不以为意:
“曹贼的麾下,那刘延并无大将之才,
颜良身为河北四庭柱,勇冠三军,一人足以克敌。”
袁绍固执己见,未采纳沮授的建议,
坚持让颜良单枪匹马领兵攻打白马,
结果遭遇曹操率部救援刘延,颜良不仅战败,
更是被曹军猛将关羽轻易斩杀。
即便损失了颜良这位猛将,袁绍仍未放弃渡黄河决战的决心,
甚至计划调动全部主力过河。
面对此景,沮授再度进言:
“袁公,我建议保留大部分兵马驻守在延津,先派出部分兵力攻打官渡。
倘若取胜,再增援不迟;万一失利,也可确保大军安然撤退。”
然而袁绍坚信自己率十万余精兵,断无不胜之理,反驳道:
“分兵乃兵法大忌,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我军应当集结一处,全力出击。”
袁绍又一次无视了沮授的劝告,
毅然决定全军渡河。
沮授只能默默承受,甚至开始托病不再参与军事活动。
对此,袁绍对沮授屡次反对自己且称病不出感到愤怒,
索性将沮授统辖的部队交由郭图指挥。
渡过黄河后,袁绍在延津南岸部署大军,
又一次忽视沮授的劝阻,
派遣刘备与文丑共同攻打曹操,
最终两人所部皆被曹操击溃,文丑也在混战中丧命。
河北四庭柱中的两位悍将相继陨落,
袁绍震怒,决定亲自率军与曹操决战。
沮授再次恳求袁绍:“主公,我军虽人数众多,
但战斗力未必胜过曹操麾下的河南精兵。
然而曹操所处河南地区粮食短缺,
经济相对落后,所以他们急于速战速决。
相反,主公应尽量拖延战事,
不如利用持久战消磨曹军粮草储备,待其粮尽,自然不战自溃。”
袁绍却不以为然:“接连丧失两名大将,我若再缓行攻势,
世人将嘲笑我袁本初畏缩不前。
岂能让天下人以为我惧怕曹操?”
袁绍再次否定了沮授的策略,
此举使天下人为之愕然,
纷纷感叹袁绍的愚钝。
沮授献出诸多良策,几乎每一项都洞察秋毫,
而袁绍却一个未纳,甚至连绵七八个绝佳策略均被忽略,
让人疑惑沮授是否得罪死了袁绍才是如此。
李世民一脸无语。
“这袁绍当真是一个奇葩啊!!!”
在陈留郡内,曹操不禁赞叹:
“沮授的计谋确实高明可怕,幸亏袁绍未采纳他的策略,
否则恐怕我难以抵挡。”
而在冀州州府,
韩馥嘲讽袁绍的刚愎自用,
觉得他自己这一世。
只要采纳田丰与沮授的计策,定能击败袁绍。
而在渤海郡府,袁绍观此画面,满脸尴尬,自省道:
“我确实有些刚愎自用,今后须改正不听从正确计策的陋习。”
画面继续推进,
袁绍全力以赴攻打曹操,
尽管曹操军队人数劣势,
但在最初的对决中袁军占得上风,
迫使曹军退回官渡营地坚守。
袁绍曾以高楼射箭攻击曹营,
但曹军的发石车成功破坏了这一战术。
随着时间推移,曹军在后方百姓疲敝及袁绍在世家中的广泛影响力影响下,
不少世家大族开始背弃曹操,不愿供给粮草,
曹操军队粮食日渐紧张,一如沮授先前预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