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陈留郡之内,
曹操目睹这一切,
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内心也是开始暗生激动。
他知道,一旦董卓毒害天子的真相公之于众,
必将引起民众极大的愤怒,
届时将是反击董卓的最佳时机。
只要发动讨伐,
即使董卓拥有的西凉精锐部队再强大,
也无法抵挡四方诸侯联合起来的攻势。
“真是太好了,没想到董卓毒杀天子的真相也被揭穿了!”
“这一真相的揭露必将引发民众强烈反弹和愤怒的,
倘若此时集结天下力量共同讨伐,必然能获得万民响应!”
“看来正是时候再度号召所有诸侯共襄盛举,一同讨伐董卓!”
曹操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而在洛阳太师府内,董卓在得知李儒毒害天子的行为被彻底揭露后,
面色苍白如纸,神情大变,额头冒出冷汗。
他深知天子在大汉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么神圣不可侵犯
却没料到如今真相暴露,自己将会因此名誉扫地。
此前他编造天子病逝的谎言尚且蒙混过关,
但现在事情败露,他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必将骤然崩塌。
更糟糕的是,若此时有人发起讨伐,恐将会有不少诸侯响应,一同攻打他。
董卓懊恼不已:“这榜单竟然把一切都抖搂出来了!”
“这样一来,我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声望荡然无存,
恐怕各地民众都会视我为仇敌……
要是现在袁绍、曹操等人趁机发兵讨伐,我又该如何应对?”
董卓肥硕的脸庞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内心恐慌。
画面继续播放着后续事态发展。
天子被害后,天下局势动荡不安,
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天子并非病故,
而是遭人毒害。
忠诚于大汉的王允与曹操等人决心除去国贼董卓,遂策划刺杀行动。
曹操从王允那里借得七星宝刀,试图行刺董卓,
却因镜面反射暴露意图。
面对力气过人的董卓和及时赶到的吕布,
曹操随机应变,
以献刀为名暂时脱身,并迅速找借口逃离董卓府邸。
李儒从董卓口中了解到此事后,
敏锐地觉察到曹操此举很可能别有所图。
董卓不解地询问李儒:“文优,你怎么判断曹操是来行刺的呢?”
李儒冷静回应:“主公,此事并不复杂。曹操在洛阳并无家人陪伴左右,
您不妨立即派人前往其府邸传唤他。
若曹操坦然赴约,无所畏惧,则证明他是真心献刀;
反之,若他推辞不来或已逃离,
则表明他意在行刺,应当即刻逮捕审讯。”
董卓不解地询问李儒:“文优,你怎么判断曹操是来行刺的呢?”
李儒冷静回应:“主公,此事并不复杂。
曹操在洛阳并无家人陪伴左右,您不妨立即派人前往其府邸传唤他。
若曹操坦然赴约,无所畏惧,则证明他是真心献刀;
反之,若他推辞不来或已逃离,则表明他意在行刺,应当即刻逮捕审讯。”
董卓采纳了李儒的建议,派人急赴曹操府邸。
然而,侍从很快回报,曹操并未返回府邸,而是直接骑马离开了洛阳城。
李儒微微眯眼,分析道:“主公,曹操此举明显心虚,显然是畏罪潜逃。
这就意味着他所谓的献刀纯属伪装,实际上是在谋划行刺。
同时,他背后很可能还有同谋,若能将其捉拿归案,一切谜底都将揭晓!”
董卓立即下令发布通缉令,全力以赴追捕曹操。
然而,曹操在逃亡途中得到陈宫相助,成功逃脱,一路直奔陈留郡而去。
目睹这一系列事件的演变,众人纷纷赞叹李儒洞察秋毫的智慧,
同时也对曹操的遭遇议论纷纷。
“不得不承认,李儒看人的眼光真是精准至极。”
“在董卓权势熏天之际,曹操仍挺身而出,欲行刺董卓,
可见此刻的曹操仍是一位忠肝义胆之士。”
“原来冷酷无情的曹操也有如此热血的一面,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现在我才明白为何先前有些武将谋士会选择投奔曹操,
此人不仅胆识过人,更有着他人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