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凡人孙行者第二节 (1/1)

在母亲和外婆的操劳下,本宝宝慢慢的学会了摔倒,不好意思是奔跑,学会了说话(一个梗,搞笑),同时也要说一下计划生育,(那时候的罚款,逃避是否表达出来,待商议)虽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超生的现象在这里还是比较普遍,传统的观念真在被少生优生慢慢的取代,当然这许多的第一次我的记忆都没有储存,如果你问我怎么会知道?答案就是谁让我是战翎。

在这个世界如果想要生存,我建议应该学的第一个生存技能就是要学会游泳。地球和人类大多数都是水。

时间很快的走过了幼年的六年,(后期可以补写幼儿时的重点,比如天真童真等)相对母亲来说终于可以轻松一点了,而我即将踏入学校,这是很多人的必经之路,天才除外。也是很多贫穷地区孩子的奢望,所以如果现在你的生活足够温饱,有多余的时间和经历,或者抽一点时间去落后的山区走走看看,洗涤人生也好,重新认识世界也好,平穷地方的质朴也许会感染你,也许这种质朴也会随着时间时代而散发或者消失,而我希望他的消失会转变成另外一种温暖,而这个温暖就可以是我们自己。人生应该去追寻光,人生也可以让自己成为一束光。

春天,大家会联想到什么?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姹紫嫣红?我觉得应该是一句古语…春雨贵如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村里的中心位置有四间平房,有一间是村委会,后来教室不够,就改为了教室。学校的中间还是有一个许多人用生命和献血守护的五星红旗,一个3米多的钢管。

学校有五个班级,两个教室,一个班级有12个人左右十二星座,有一年有一个班级只有一个人人,我们这一届12人,是一个混合班级,一个年级上课,一个年级复习。

突然想到学习最好的人和学习最差的人,这一段会不会构起每个人的回忆?你们是否还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是不是还是没有改变,你们是不是也没有了太多联系,是否还记得每个人的名字?各自奔天涯?是不是容易忽略一些没有存在感的人或事,那可以借用此机会反省一下。

写到这里,如果你还怀念他们,他们还在,那也是一种幸运,可以抽点时间去看看,追忆一下当年,畅怀一下未来。再来个几年之约?

在村庄每天的上课下课都是自己一个人,这个年代是不需要父母爷爷奶奶接送的,有时候课间都可以跑到家里去补充一下能量。桌子就是自己的板凳,板凳就是自己的只能是板凳了,下雨的时候大雨小雨一起下,下的时间久了,教室都会积水。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两个老师代了五个年级所有的课程,老师都是本地文化水平稍微高一点的高材生,都不是正真的有资格证的教师。铃声就是老师和同学的吼声,无忧无虑应该是当时的最好描述吧,作业应该除外,哈哈(后期表达,人生中最重要的不一定是学习,每一个过程都很重要,不一定就要学习好,因为世界需要各种人才,综合的复杂的,互补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有没一个人的特点,不一样的长处短处,相互互补,又相互克制,天生我才必有用,也许上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有些事规律的,有些是不规律的,当然有些人事是正常的,也就有不正常的)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也许山村的山水是观世音滴下的一滴圣水,所以在这里出生的孩童基本没有什么先天性的毛病。如果说要写跳皮筋,元宝,抓石子,滚铁环这些共同的回忆,那我觉得太不习惯了,我不太喜欢写大众化的东西,因为这种东西太多,这个世界不缺大众化的的东西,而缺少另类的东西,当然不能太过分的另类,只是说不同的观点监督思想。大众化的东西我觉得大家都不是匮乏的。只是有基本的主流,和逆流

写完学校那就介绍一下农村的家族,一个村子并不大,但是我们的祖先是一个人,然后开枝散叶,因为各种原因,到后面的血缘关系就比较淡了,分了好几个家族,但是我们是人口最多的家族,当然个人觉得我们也是这个地方比较善良的家族,而其它家族我也不能说他们不善良,因为可以说别人好,但是不建议说别人的坏。而祖上传下来的习俗还是有的,可以追溯的历史不是很多很详细,可以说的是我们村只有一个姓,然后一个家布,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去给长辈磕头,最后是家谱,这也是北方人的习俗。而南方的读者不要有意见哈,我是南北方的混血,也是南北方都生存过的,后面我会描述南方的。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