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每月工资是210块。
自己只留一半,剩下一半给家里寄回去。
就这一半,他每个月还存20块以备用。
现在,全身上下只有不到200块的存款。
金手指虽好,但也不能让他生活上富足。
不管任何时候,金钱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况且,回到了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没钱,那是不能忍受的。
如果是之前,他或许还有从商的打算。
创办一个大企业,走另外一条道路。
但有了金手指后,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是公务人员,不能经商。
“还踏马是写小说有前途!”
枕着双臂,祁同伟突然来了一句。
脑子中将90年代后的爆款小说回忆了一遍,他发现自己对于前世的记忆出奇的好。
甚至,之前读过的小说,都能一字不落的背诵出来。
第一部小说,要足有有噱头,吸引人,能打出名声。
想了半晌,他将第一部小说,暂定为《还珠》
迷迷瞪瞪想了一夜。
凌晨五点多,天就亮了。
燥热的大地清凉了一些。
挠了挠手臂和脖子上被蚊子叮的包,祁同伟步行来到汽车站。
买了两个馒头,又在水管前灌了两口凉水。
解决早饭后,买票返回道口县的青林镇。
这个年代的客车,毫无舒适可言。
虽然他来的已经很早了,但车上还是坐满了大包小包的乘客。
这班早车,是林城往道口县最早的一班班车。
随着经济发展,涌现了不少的个体户。
这班车的乘客,大都是道口县的服装商贩,来林城进最新的款式回去卖。
客车摇摇晃晃,在泥土味,汗臭味中,飞驰在公路上。
中午十一点。
祁同伟回到了自己工作的青林镇。
青林镇,以青林山而得名。
是林城市最偏僻的道口县中最偏僻的一个乡镇。
看着茫茫大山,以及通往镇子的碎石子路。
祁同伟忍不住暗骂了一声。
这梁群峰也真是煞费苦心啊,能从汉东地图上找到这么个地方。
镇子不大,只有一条街道。
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临街的房子较好一些,多了一些二层小楼。
祁同伟就职的司法所,只有一个所长,两名办事员。
除了他之外,另外两个都是早已秃顶的五十岁老汉。
但好在,单位不大,却有集体宿舍,倒是让他沾了便宜。
满身大汗的回到宿舍。
灌了口凉水,剧烈的心跳这才缓了下来。
看着不足十五平方的老旧宿舍,祁同伟穿越的美好心情,渐渐恢复了平静。
条件虽然简陋,但收拾的很干净。
有一个小书桌,上面摆着一排法律书籍。
每一本都皱巴巴的,上面记满了笔记。
随意翻看了几本,祁同伟坐在书桌前,拿起纸笔,开始写作大计。
笔尖在稿纸上跳跃,响起一阵沙沙声。
窗外的大槐树上,知了声阵阵。
祁同伟沉浸在写作之中,忘记了一切。
再抬头,窗外已是残阳如血。
火红的晚霞飘在半空,映得墙面都红彤彤的。
一个下午,他就写了一万多字。
通读了一遍,祁同伟非常满意。
他并不打算写《三体》这样的宏伟著作,写书不过是为了赚钱。
而90年代,最火爆的小说,以及IP,那就非《还珠》莫属。
这本小说一问世,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改变的电视剧,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光是版权以及影视改编费,就达上千万。
这可是90年代啊!
至于言情不言情的,他并不介意。
挣钱嘛,不寒碜。
次日一早。
祁同伟来到单位。
这个年代,并没有双休日,而是单休。
但好在他的单位比较清闲,请上一两天假问题也不大。
来到单位,他一如往日那般,依旧是第一个到。
打扫了一遍办公室,祁同伟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继续开始写作。
八点。
所长张明成以及另外一个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