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新旅程 (4/6)

三思索还是选择了放弃。

联络员下车后示意赵渺待在车内,然后关上了车门。这时赵渺听到一阵轰鸣声,似乎来自车顶上方。几分钟后,联络员拉开车门让他下车,一出去,刚才听到的轰鸣变得更加震耳了,他抬头看看,发现这声音来自悬停在上方的两架军用跳升机,它们的机首分别对着不同的方向,似乎在监视着这片空旷的区域。赵渺随着联络员走向一架停在指定位置上的西科斯基直升机,他们进入机舱,这段过程中,从头到尾赵渺都抓紧了背包的背带。

在频繁的轰鸣声中,直升机升入空中,晨光将直升机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上,那模糊的形状看起来就像一个纤细的花瓶。

起程一段时间后,赵渺才鼓起勇气和那位年轻的联络员说话,发现他这个人其实很善谈,只是在保证他安全登上飞机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毕竟经历过叛乱战争的人不会轻易相信纽特市的人,就像是某种偏见。经过短暂的交谈,赵渺了解到这位联络员名叫阿方索·巴萨维,原本是旧金山基地的一名调度员,受上级委托负责他的联络工作。

“你知道这次去旧金山基地是要做什么吗?或者说,你想要做什么?”阿方索平静地问他。

“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次探索和发现;但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救赎。”赵渺回答道。

“听着很怪,但还是祝你好运。”阿方索皱着眉头说道,转头看向窗外。

“本来也就不指望其他人能理解的。”当赵渺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这已经是他不知第多少次冷场然后断送了一场愉快的交谈。

航程中途他们在夏威夷的补给站停留了一段时间,阿方索和另一名看起来很老成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然后就移交了负责权。阿方索说他还有其他事务需要紧急处理,便和赵渺简单道别了,他说他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直升机剩下的航程很快就可以完成,暗青色的山脉逐渐进入视线。随着穿过海岸线的层层迷雾,赵渺注意到了金门大桥的独特轮廓,那只存在在影像记忆里的造型出现在眼前,在朦胧的日光照射下,大桥高高耸起的硃红色的钢塔显得坚毅而自然、沉静而古朴。金门海峡是旧金山海湾的唯一入口,两岸陡峻,航道水深,金门大桥横跨海峡,连接了北加利福尼亚和旧金山半岛,尽管没有纽特市那些子弹列车跨海桥的先进感,但这座桥保留着的却是另一种引人深思的岁月痕迹,就像是一块跨越世纪的纪念碑。

西科斯基直升机降落过程中,赵渺透过薄如轻纱的云层第一次看到了坐落在圣布鲁诺山上的旧金山基地的综合建筑群。随后飞机缓缓下降,安全着陆在建筑群边缘的小型停机坪上。

赵渺跟着引导员走下直升机,穿过停机坪,朝指挥中心的方向走去。在他的印象里,旧金山基地是个神圣的地方,在叛乱战争期间,旧金山基地几乎操控着整个美洲战区的局势,当时的代号为“第五象限”,号称以出乎意料的战术和领先全球的战略科技压制敌人,全球成员国中有数百家科技公司与之签约合作,背后的力量远超由师氏集团资助的太平洋基地。网页上都说,旧金山基地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机械外骨骼制造工厂,甚至还有“动能武器”、“技术武器”和“智能武器”的全套生产线,从设计、制造、装备到服役整个过程非常高效。

在这里简单梳理一下武器类型:

“动能武器”是使用各种类型和口径子弹的经典武器,这类武器的特点是高射速和强后坐力,十分值得信赖,而且在各种领域的部队间都很受欢迎,同时,动能武器所涵盖的枪支也五花八门:从廉价、不可靠的土制单发枪、原始但有效的左轮枪、霰弹枪,到全新、精准调校的自动手枪、冲锋枪、突击步枪、机枪和爆能枪应有尽有。

“技术武器”是装配有轨道炮技术的枪支类型,其以电磁推进,发射高速固体弹丸,虽然与其他枪械类型相比其射速较慢,但其出色的射程和穿透力弥补了这一缺点,通常使用无壳弹药,它可以穿透大多数机械外骨骼,在长时间的蓄力下甚至可以穿透大型装甲。两年前,赵渺曾注意到AHS雇佣兵也大多是使用这类武器。

而“智能武器”是一种采用陀螺喷射技术发射无壳制导弹药的武器。很少有人知道,该技术是在为轨道空间战斗而开创的,但很快就因其不可靠性而被放弃——得益于它的精准与高效,现在的智能枪械是真正的尖端武器。智能枪械可以与其操作者的机械外骨骼相连接,同时该武器还能使用激光或声波瞄准系统来扫描目标并预测其运动。一经发射,陀螺喷射弹丸就会调整其轨道以与预测的目标运动轨迹同步。

当赵渺走近指挥中心时,詹姆斯·加纳将军从一扇防爆门后面钻出来,他依旧穿着那件别着星形勋章的藏蓝色大衣,典型的美国军人形象,整个人风尘仆仆,显得很有精神。从他那微笑的面容可以很显然地看出,他已经恭候多时了。

“旅途非常愉快。”赵渺率先开口了,因为这次必须要给这位幽默的将军留下个好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