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最神仙的君臣 (1/2)

画面缓缓展开!

《治秦九论》是卫鞅为秦国谋划的变法大纲。

第一论为田论:和其它国家一样,里面定了废除井田制,开新田,同时土地可以被买卖,灵活市场的建议……

第二论为赋税论:抛弃秦国以前没有定数的旧税,按照农民的田亩征收赋税,工业则按照坊收税,商人则按照交易量收税,这样不仅清晰,而且简便,民富则国强,不存在被舞弊的情况!

第三论为农爵论:奖励秦国农民开荒,开垦,只要种的地多的人,产量高且缴税粮多的人,就可以得到国家的爵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种地实现阶段跃迁,从平民种到贵族!在这个时代,身份和荣誉是极为关键的,贵族拥有着很多平民所无法拥有的权力,人人都以贵族为荣。此举可真正激发秦国百姓勤奋耕耘,从而增加国家粮食产出,在战时,粮食是最为关键的资源!

第四论为军功论:这是治秦九论当中的重要的论调!因为现在的秦国面临着战争,所以军功论中规定,只要临阵斩首的人,都能获得匠首级数目的赐爵!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秦人以从军杀敌为荣耀,除了种地之外,还有从军报国可以改变命运!

第五是郡县论,将秦国旧世族以前自治的封地全都取缔,设立郡,县两级官府!所有郡县统一由国家直辖,全国的政策和治权一统,这样君王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到秦朝各地方的情况。

第六则是连坐论,在秦国,宗族与宗族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而一场矛盾,就有可能有数千人丧生,他们私斗的场面甚至超过一些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于是商鞅让他们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一人立功,十户光荣!这样可以让民众荣辱与共,不再随便犯罪,勇于在战斗当中立功,不仅如此,当其它家的男儿上战场时,还能得到其它家的人共同的鼓励!

第七为度量衡论,将秦国的量尺,重量,容器全部统一,由国家校正,这样就能避免商人和官吏对普通百姓进行剥削!

第八为官制论:论制各级官员的人数和权力,杜绝国家的政令出自于官员的拉帮结派!

第九为齐俗论:秦国各地习俗不同,因为这些习俗经常大废银钱,甚至还有一些地方的习俗劳财伤民,比如,拿人祭天,寒食伤人胃,举家同塌同住,妻妾人殉等等!这些习俗比较落后,对于国民的生活与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体制落后,需要废除,再由国家统一节日!

而这九条,每一条都需要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

而看见这些,

秦孝公赞不绝口。

他没有想到,原来秦国存在这么多问题。

更想不到,无数士子都想不到的办法。

商鞅居然可以。

若真的按照这九策治国。

秦国必然富强!

这一刻的秦孝公在听完之后热泪盈眶,他站了起来。

对卫鞅坚定地说道:“嬴渠梁决定变法,请先生为我承担大任!”

卫鞅在这一刻也同样感动。

他没有想到。

他居然能够遇到像嬴渠梁这样的人。

三次考验,让他深知嬴渠梁的为人。

他胸有大志,而且有胸襟。

不仅如此。

对于他的所提,所谈,都有着足够的分析和包容。

作为国君的秦孝公,和自己交谈之时并没有任何的架子,他如同容谷沧海一般,接纳着他无穷尽的奔流……

在这位年仅24岁的国君身上,他看见了一种远远超越现在年龄的成熟与博大。

仿若生来就是做大事的。

做霸业的!

像这样的人,他走了很多地方,从未见过。

他更坚信。

他的梦想。

只能寄托于秦孝公身上实现。

除了他。

更无可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

他同样激动地对秦孝公说道:

“君上信任,卫鞅万死难辞!然想要变法,且想要将变法变得透彻,说者易,行者难!

卫鞅也研究过各国变法,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不知君上能否做到?”

“先生请讲!”

嬴渠梁也清楚。

想要彻底的改变秦国。

绝非那般容易!

而卫鞅也认真地说道!

“第一,便是有一批拥戴变法的人士,他们需要担任朝廷的一些紧要职位,不然,法无法伸张,令无法推行,虽然在朝野推行闹得很大,可最终却落实不到地方!”

“这一点请先生放心,嬴渠梁自当竭尽全力,为先生组织变法的力量!”

“第二,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