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暂时压制 (1/3)

先是炒药,去除药中的水分和表层的尘气。这一过程一定要控制好火候,慢火细炒,否则会烤焦;又不能翻腾的太勤,避免草药断裂或表层破裂,从而导致药性流失。

秦飞扬小心翼翼的翻炒着草药,将碧烟草炒好之后,又再次将五色花、焚经荷放入炉中翻炒,翻炒完成后一一分包备用。

完成炒药之后,秦飞扬将分配好的草药拿出一份放入药炉中,并盖上盖。手触摸炉侧的扶手,尝试感受药炉内的情况,在催动内力之下,没有任何感觉,只是觉得身体中有一种未知的气流从手掌向炉壁蔓延。

秦飞扬闭上眼睛,感受这份气流的流向,他清晰的感觉到,通过气流,他可以判断炉壁每一处的温度。随后,他另一只手搭在炉盖上,同样也有一股气流从身体流出,沿着炉盖与药炉的缝隙进入炉内,这一次,他清楚的感受到炉内草药的情况。

这一下,秦飞扬心中有了底,他相信只要能控制火候和了解炉内的情况,他就有希望炼出百毒散。

于是,秦飞扬根据百毒散药方的指示,开始了炼制。在那股气流的控制下,先将碧烟草炼至雾状,使之弥漫整个炉内;再将焚经荷炼制成粉状,控制放在炉内一侧;最后将五色花炼制成液态,然后在碧烟草的雾状环境中,将粉状的焚经荷和液态的五色花逐步融合,谁知两者刚一接触,就发生了剧烈的反应,随之“噗”的一声,一股黑烟将炉盖掀翻。

失败了,没有任何警示或者异常,搞的秦飞扬很是茫然,药方上也只是提到这一步要缓慢均匀投入融合,否则会瞬间起火将药材烧毁。可是秦飞雁认为他已经够小心了,没有理出头绪,只能再次试炼,看看能不能有没有新的发现。

清理炉膛,准备药材、再次控制好火焰,开始第二次炼制,当粉状的焚经荷和液态的五色花再次融合时,秦飞扬往液态的五色花中撒入少量的焚经荷,并利用气流催动液态五色花旋转起来,没有出现第一次那种剧烈反应,只是不断有气泡冒出,第二次加入焚经荷时,他的操作不变,结果又出现剧烈反应,再次发出“噗”的声音,一缕黑烟冒出,不过这次没有第一次那么大的力道,没有掀翻炉盖。

秦飞扬略一思索,这次的药材烧毁的力道不如第一次,看来旋转搅拌的方式投入焚经荷是有效果的,难道还是焚经荷投入控制均匀性的问题。

明确方向之后,取出灵石,打坐调息,刚才炼制第二炉时,他已感觉到体力不支了,要再次炼制,必须调息以保持状态。

再次开始炼制,当完成第一次加入少量焚经荷之后,秦飞扬继续用气流控制炉内的药液继续旋转一息之后,只取了第一次一半的焚经荷药粉加入,并加速药液循环,这次的反应和第一次类似。秦飞扬知道,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关键是控制好两种药物融合反应产生的热量即可。

接着就这样,秦飞扬每次在加入焚经荷的同时,不断加速旋转药液,当焚经荷的药粉加入过一半时,加入焚经荷药粉后药液冒出的气泡开始逐步减少,秦飞扬明白已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了,开始逐步加大投药量,最终将所有焚经荷和五色花融合在一起,炉内的碧烟草也被完全收入药液中。要开始分液成丹了,这个时候,只要控制好火候即可。

秦飞扬控火降低炉温,逐步收液,药液逐渐成了糊状。一炉可以炼制十枚百毒散丹丸,也就是要控制气流将炉内的药糊均匀分成十份,并将其滚动起来,慢慢烤干,只有丹丸受热均匀,在药丸的表层形成药衣,将几种药物的融合产生的药气较好的封闭在药丸内,从而在使用时产能最好的疗效。说着简单,但是要用气流控制药糊收缩成丸并有序转动起来,何其艰难。

秦飞扬觉得自己体内的气流飞速输出,身体有明显不支的情况,浑身冒汗,很快将背部衣物湿透。同时,还要一心十用,关注每个药丸的受热情况,并及时调整,一刻钟后,秦飞扬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感觉到,每个丹丸基本成型,现在只需摇动丹炉,控制火候即可。

随着一股药香散出,秦飞扬知道,药丸已经成了,就看成丹的效果了,如果成丹效果好,不仅药效好,而且保存也比较容易;如果成丹效果不好,不仅药丸不易保存,有些甚至开炉即成废丹,更不用谈疗效。

当药香停止溢出,秦飞扬熄火,打开炉盖,十颗碧绿的药丸躺在炉中央,其中有一颗近乎晶莹剔透,跟一颗祖母绿钻一样。靠近祖母绿药丸周围的几个一丝浑浊,外围的就更浑浊一些。

看到这些,秦飞扬心道,看来还是没有真正控制好,外围的几个药品太差了。

如果旁边有其他炼药师在场,定会大骂,这他妈的有没有天理啊!第一次炼丹,竟然十颗全成,而且还出现了上品丹丸。要知道,即使再厉害的炼药师,哪怕炼制最简单的药丸,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出上品丹丸,这个不仅靠炼药技能、个人功力,更重要的是靠神识对炼炉内药物的控制,说白了就是靠感觉。

初次炼药的药师,那个没有经过上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