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03章 —皇室兵权象征西周玉琥 (3/4)

塔、古陵墓、古石窟是古物,但不可称之为古玩。所以有时古玩单指文玩、雅玩,是可在手掌中把玩赏玩的文雅、秀雅的古器物。

古玩收藏者为了寻宝,经常游走于古玩市场、坊间店铺,或翻山越岭于古老村庄、集市小镇。他们常年乐此不疲,淘到心怡的“宝贝”,自是兴奋不已,若是空手而归,同样精神愉悦。因为他们深知“宝贝”是可遇不可求,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铁鞋踏破随缘而定的那种精神。

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的是“希望”和“企盼”,其结果并不重要。那寻觅的过程才是其乐无穷的。正是由于这个过程,才使他们找到了“金不换”的“宝贝”——强健的身体。君不见许多童颜鹤发年逾古稀的老者漫步熙熙攘攘的古玩市场,或蹲或立悠哉乐哉的身影。

有人说最简单的快乐就是走路散步,研究证实,散步有助于平静内心。而这种运动又是在良好的心态下、在娱乐消遣中自然地完成,不同于有意识或在浑浊的室内进行的其他活动。古玩收藏的“玩”,也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玩”,它是高雅的文化艺术,古今亦然。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清代乾隆帝是个“风流天子”,他广收名画名帖,珍异奇玩,生之同屋,死之同穴。说起来应算中国最大的古玩收藏家了,乾隆在位60年,88岁而终,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屈指可数,这与他的“业余爱好”不无关系。

玩古收藏的前提是识古。而识古就要学习历史文化和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前人的研究成果、鉴赏理论、经验教训都可以通过读书而为我所用。

借助读书,我们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弯路,更为直接地抵达和贴近那些真谛,从而获取成功。大凡在古玩收藏圈子里的玩家极少有不读书、不翻阅查找资料的,笔者经常发现,就是摆地摊的农民朋友都在孜孜不倦学习古玩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新一代“知识型”的青年玩家,他们的基础好,勤奋好学,少于保守,把传统的鉴赏经验知识和现代高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古玩收藏的实践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烙印和特色,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种规律就是一代代传承的知识。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一槌重音拍出了2.3亿元的天价。多少人费尽心机且梦寐以求,倘若那罐在拍卖之前,放于市场,许多人怕也要当成“赝品”擦肩而过。

一件瓷器、玉件、书画,乃至一枚小小的铜钱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你要是对古玩收藏发生了兴趣,那么这个爱好会支配你积极地去读书,哪怕仅仅是“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也好。

历经无数自然的、社会的灾难,而侥幸留传至今的古代器物上无不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承载着我们先人的丰富信息,如他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理想信仰、时代追求等,还有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领悟和把握。玩古玩玩到深处、玩到境界、玩到出神入化者,无不以玩古玩中博大精深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艺术底蕴为最终目的。到这时,也只有这时,玩古玩才算是玩到了点上,玩古玩才成为雅玩,你自己也才会有思想的升华,才会有对古玩欣赏的美感认识的升华。

古玩收藏知识的学习不仅使人心灵得到享受和陶冶,长年的知识积累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机遇降临的时候,会带给你灵感的窃喜。

当你涉入古玩收藏行业以后,不论时间长短,道之深浅。“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叹就会油然而生,深感所学知识的浅薄和渺茫,于是你的周围会聚集众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朋友。《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一件古老的艺术品包含着深奥的科学知识,那种所谓“大开门”“一眼货”在当今市场上是不多见的。而真假和断代则是重中之重了。若一个人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说不定你抱着睡觉的那件“官窑”一钱不值!而弃在破烂堆里的说不准真有一件“宝贝”呢。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第一句话说的是自学,第二句话说的是互学。孔子把有志道合的朋友间互相学习看作是一种娱乐,这是很有意思的。

古人云:“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为何而来?东伐西贾,皆为钱求。”

古玩稀有,且不可再生,时下玩之者益众,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中,出价高者得之,因此有钱才能买到古玩,钱越多,买得古玩越多,越名贵。可显示富家的得意;投资古玩不仅能保值,还能增值。2万元买的转手让出可变3万元,这是一种文雅的赚钱手法,行业内还美言之为“匀出”或者称为“让给”,钱赚得越多越得意。因此玩古玩也就是玩钱,玩钱的感觉真好。但是,别忘了有一位著名的收藏家说过:买了还想买的是收藏家,买了就想卖的是投资者。这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此。

古玩和收藏行业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 03章 —皇室兵权象征西周玉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