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镂空雕和田金元玉牌:春山秋水双鹿花卉灵芝草玉牌 (2/2)

;其三,大都采用俏雕和镂雕工艺。

春水、秋山原为契丹族春秋两季的狩猎捺钵活动,所谓捺钵是指契丹族本无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长及水源供给情况而迁居,所迁之地设有行营,谓之捺钵。女真族建立金政权后,承袭了契丹族旧俗,弋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并将捺钵渔猎活动改称为“春水”与“秋山”。

金代的“春水”玉表现的是女真族在春天有趣而又扣人心弦的狩猎娱乐活动:每年的早春三月,阳光明媚,大地复苏,万物争春,皇帝率领侍御外出狩猎,皇帝每到一地,侍御皆穿墨绿色衣服,每人各备连槌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排立在河的两岸,而此时皇帝衣着入时,头戴披巾,腰系玉带,在上风巡视。在有天鹅的地方,侍御举旗,探旗驰报,远海鸣鼓,鹅受惊腾起,一时围旗四起,将天鹅逼得无路可逃,此时饲者将皇室饲养的海东青拜授皇帝放之。鹘(即海东青)擒鹅坠,无力反击,靠近鹅的侍御,举锥刺鹅,取鹅脑以饲鹘。随后,群臣各献果酒,为欢庆而更相酬酢,遍散其毛,弋猎网钩,春尽乃还,别开生面的春水弋猎活动暂告结束。“春水玉”表现的正是这一场面。鹘又称海东青,是猎鹰的一种,体型中等,比一般鹰、秃鹫小得多,但爆发力惊人,能以小制大且性情凶猛,而满族是以射猎著称的民族,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所以它是满族人打猎必备的猎鸟,是人们心中的神鸟,也是他们的图腾,相当于汉族中的龙凤图腾,这也是满族人对海东青宠爱有加的原因。常见的“春水玉”均用质地温润纯洁的上好和田白玉雕成,其雕琢的就是海东青捉天鹅图:鹰鹘窜落决起,雁鹅仓皇躲闪,荷叶、莲花环生,水草缠绕,一只很大的天鹅,猛窜到水草丛中,一只细小凶猛的海东青,直扑鹅头,欲吃鹅脑。

秋山玉”在表现手法上,场面不像春水玉那么残酷无情,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秋山玉一般采用和田白玉的籽料和带红皮的白玉籽料雕成,皮子可俏色雕成虎鹿和树叶,表示是秋天,这种常留赭色玉皮巧做秋色的雕琢技法是秋山玉的一个独特特征。在传世秋山玉中,材质多采用青玉、白玉加沁皮,雕琢上镂雕层次较多,飞禽走兽形象多是非常生动,具有统一鲜明的时代风格语言。在雕琢技法上,常常利用玉皮做秋色,在表现手法上,秋山玉融合了繁、简、粗、细等各种技法,结合镂雕、圆雕、剔地起阳等琢磨出山石、柞树、鹿、虎等。

由于“春水玉”“秋山玉”题材好,画面优美,它不仅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喜爱,也受到汉族特别是文人雅士的厚爱,因而元末明初南方地区也有类似题材的玉作出现,但大部分玉匠不知道这一史实,只是根据整器构图,独具匠心,将莲叶、鹿等与一些美好的东西融和在一起,逐渐出现了一类新的被赋予吉祥寓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玉雕,如“鹰击天鹅图”“福寿图”“一路登科图”玉雕等,老题材融入了新内容、新形式、新生命,一直延续到后期。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无时不刻地在向我们传达着美的东西,同时也让我们后人不得不被古人的高超技艺及奇思妙想所折服!

玉佩种类很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是牌形玉佩。牌子行内人称其为别子,为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佩饰,形状以长方形为主,也有圆形、椭圆形等。玉雕玉牌在此时期也是空前的繁荣。正面雕山水人物,好刻诗文书法及落款,这种玉牌交融了绘画艺术中的诗书画印,雅趣情怀尽在方寸之间,遭到了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酷爱。

由于“春水玉”“秋山玉”题材好,画面优美,它不仅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喜爱,也受到汉族特别是文人雅士的厚爱,因而元末明初南方地区也有类似题材的玉作出现,但大部分玉匠不知道这一史实,只是根据整器构图,独具匠心,将莲叶、鹿等与一些美好的东西融和在一起,逐渐出现了一类新的被赋予吉祥寓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玉雕,如“鹰击天鹅图”“福寿图”“一路登科图”玉雕等,老题材融入了新内容、新形式、新生命,一直延续到后期。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无时不刻地在向我们传达着美的东西,同时也让我们后人不得不被古人的高超技艺及奇思妙想所折服!

古代玉器特别是宋金元明清时期曾广泛应用于富贵人家衣服佩戴及古建筑、旧民宅和老家具上,在明清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千百年能工巧匠的高超造诣和艺术风格;其构思、刀工、章法使人遐想联翩。细观赏这玉器,典故,有戏剧、唱本、民间传说、人物、宗教神话等。宋金元明清代玉雕玉器工痕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古拙,古朴而文雅。

李舞雩的收藏种类并不繁杂,主要为古玉和鼻烟壶,且器型多小巧。他每每惊叹于这弾丸所在凝聚的高超的技艺和文化,并沉迷于其中。这大概就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吧。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40章 —镂空雕和田金元玉牌:春山秋水双鹿花卉灵芝草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