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乾坤骨董集—元明和田镂空联珠纹一品仙鹤祥云玉佩
李舞雩的收藏种类并不繁杂,主要为古玉、鼻烟壶还有宋代建盏及日本漆器瓷器,主要藏品且器型多小巧。他每每惊叹于这弾丸所在凝聚的高超的技艺和文化,并沉迷于其中。这大概就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吧。
玉器镂空雕是从元代开始,元代其实就是蒙古族统治中国,他的版图最大,打到波斯欧洲国家,所以元青花瓷器和玉器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蒙古族草原文化及国外欧洲国家纹饰和文化在玉器和瓷器上,元朝(127~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强大帝国。元代政治强盛,经济发达,手玉业有玉器、瓷器、铜镜、漆器等。玉器表现出中国传统蒙古族及欧洲国外的一些世界文化特点。
李舞雩收藏元明和田镂空联珠纹一品仙鹤祥云玉佩,这个一品仙鹤祥云玉佩工艺精湛,寓意吉祥如意。仙鹤主功名,是祥端。仙鹤脖子很长,一副骄傲的样子,象征着人的功名。
仙鹤:寓意延年益寿。在一些地区的文化中也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传说中的鹤是一种仙禽,据《雀豹古今注》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可见古人认为鹤是多么长寿了。因而鹤常被认为鸟中长寿的代表。
这件玉佩器物工艺达到古代玉器工艺高级水平。器型雅致清新,玉质莹润,如脂如新,仙鹤翩翩起舞高洁脱俗,整体保存状况非常完好,其传递出的寓意,非常适合赠送给长辈,表达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编织的图案就是“仙鹤”。同时鹤因为仙风道骨,为羽族之长,自古被称为「一品鸟」,寓意第一。补服,又称补褂,外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用以区别官职差别,是从我国的明朝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如一品文官用仙鹤补;用猛兽代表武官,如一品武官用麒麟补。
文官儒雅娴静,官服以禽鸟为补子图案纹样,以彰显其贤德。
一品:仙鹤。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的系列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而仙鹤则官居一品。《相鹤经》云:“鹤,寿不可量。”《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官员补子一品采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二品:锦鸡。锦鸡亦称“金鸡”、“玉鸡”、“碧鸡”,是吉祥的象征。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其羽毛色彩艳丽,传说还能驱鬼避邪,古人十分喜爱用来作为服装的装饰,如插在武将的衣背头冠上,绣在帝王的礼服上,也叫做“华虫”,表示威仪和显贵。三品:孔雀。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增益经》称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复。”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四品:云雁。《说文》释义:“雁,雁鸟也。”雁行,飞雁的行列,并行或走在前头。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大雁还有一种吉祥的意义。大雁飞行的规律性引申为礼节的次序。如《仪礼•士昏礼》规定:“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相见礼》规定:“下大夫相见以雁。”也指官吏的排班。所以,大雁用于官员补子的象征意义在于:飞行有序,春去秋来,佐天子四时之序。
五品:白鹇。形体很像野雉,羽毛白色,有细黑纹,面颊赤红,脖子有青毛如丝,尾羽很长。白鹇鸟产于南方,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白鹇鸟展翅,象征抛弃尘秽,迎新纳福。白鹇鸟喝水象征生活像泉水甘美。此外,它还能赶走灾害,祈求丰收。总之是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白鹇还是一种忠诚的“义鸟”。传说宋朝少帝赵昺在崖山时,人送白鹇一只,他亲自喂养在舟中。少帝投海殉国后,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终与鸟笼一同坠入海中。后人称白鹇为“义鸟”。所以,白鹇鸟的形象作为五品官员补子,取其行止闲雅,为官不急不躁,无为而治,并且吉祥忠诚。
六品:鹭鸶。白鹭亦称白鸟,陆机《诗疏》云:“鹭,水鸟也,好而洁白,故谓之白鸟。”白鹭是吉祥之鸟。《魏书官氏志》:“以侍察者官”,取其延颈远望。另,因鹭飞有序,以喻百官班次。如《禽经》:“寮窠雍雍,鸿仪鹭序”。《元诗选》:“玉笋晓班联鹭序,紫檀春殿对龙颜”。
七品:鸳鸯。古称“匹鸟”,据说鸳鸯成对,鸳鸣鸯和,左雄右雌,双双飞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颈而眠。若其偶失,从不再配。《诗经•小雅》载:“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寿宜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