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案情阻滞 (2/3)

就是一匹普通的驿马,并无特别之处,只是堂主突然问我,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而已。”

看到杜苑悻悻而来,孟青池笑了,于纪也放心了。

回程的路上,杜苑冲孟青池发起了脾气:“来是你叫我来的,好不容易问到点子上了,又叫我走!你当是遛着我玩儿吗?我看你这个堂主当得是越来越像官僚了!”

孟青池早已习惯这种误解和非议,他并不生气,反而劝慰起杜苑来:“夫人此言差矣,我们俩来,是为了表明巡林堂对属下性命的重视,也是为了替娟儿收买人心,稳固阵地,并非是去寻根问底的。而且,我们要追查的是害死孟彬的原因,烟雨庄绝无可能下此毒手。”

“那为什么提到驿马,娟儿吞吞吐吐的?该不是那于纪给她下了什么药,暗中控制着她?若是如此,我就去杀了那于纪,端掉烟雨庄!让娟儿没有后顾之忧,问个水落石出!”

“夫人夫人!稍安勿躁!你若把烟雨庄端掉了,才是我和娟儿的后顾之忧!娟儿到烟雨庄的时间很久了,你不应再把她当做堂内人来管束和考量,她能告诉我们的,都是于纪会告诉我们的,其他的消息,她就算知道,也不能说出来,你找她刨根问底,不是为难她么。”孟青池对杜苑这一根筋的直脾气是又爱又恨。

“那烟雨庄的事就这么算是完了?我来了跟没来一样!”杜苑嘴上不饶人,可是拿主意的事,她还是听当家的。

“此行探到了驿马这个关键点,已经足够了,我送给于纪的这批‘货’有标记,我们且看看他会如何处理。根据昨日奕恒带回的消息,我已安排人手,开始准备渗透玲珑坊的事宜;今日之行,我觉得淮陵驿站那边,也有必要安插人手了。”孟青池将下一步的计划全盘告诉了杜苑,“孟彬和杜怡情不会死得不明不白的!”

杜苑嘟着嘴,但没有再反驳些什么,她心里也知道,自己有些时候确实过分,只有孟青池依着她护着她。既然当家的考虑得如此周全,自己不再添乱便是。

一晃告示发出已过了七日,中书院却始终没有收到任何线索和消息,婠㜳和陈宥的精神一直紧绷着,渐渐沉不住气了。

然而,沉不住气的可不止他俩——太子的令官带来了口谕,宣中书院长史立刻前往东宫面见,报告案件的进展。蒙绪急急找来婠㜳,带着她一并前往东宫面见太子。

东宫书房内,太子刘澄和刑部尚书正等着蒙绪的到来。一进门,蒙绪就感受到了屋内的压抑。太子没有客套,开门见山的问起了话:“蒙长史,小王前些日子交办的驿站命案进展如何了?告示发出已有七日了,刑部尚书刚才告诉我,调查没有任何进展!是否属实?”

“确实有些阻滞……”蒙绪紧张的搓搓手,“具体过程可否容院内的主责学士来向殿下报告?”

太子抬了抬下巴,表示同意。

蒙绪把婠㜳唤入屋内,太子见状,挪了挪身子,摆正了坐姿:“婠学士就是主责学士?小王想知道目前驿站命案的调查进展如何?”

“回殿下的话,自告示发出后,小人也焦急的等待着各地的回音,然而至今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消息反馈回来,所以现在小人手上只掌握了一些自己排查出来的疑点。”婠㜳端着礼向太子陈述着,一旁的蒙绪反倒显得比她紧张得多。

“正好,贵院长史和刑部尚书都在,让大家一起听听这些疑点,分析分析。”太子颇有兴致的让婠㜳继续说下去。

于是,婠㜳将陈宥列举出来的三个疑点,以及走访了内务司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三位上官。听完婠㜳的报告,太子的第一反应就是盯着刑部尚书,等待他的证实。

当着众人的面,刑部尚书也如实禀报了赶制案件通报和检验报告当晚,细查内务司的具体情况,佐证了婠㜳并无虚言,且放言以乌纱担保,查证过程绝无半点马虎。

太子听完挠了挠额头:“那这就奇怪了,既然收支记录没有偏差,那致死的蜡毒从何而来?婠学士,可有答案?”

“回殿下的话,答案不敢妄言,但眉目是有的……”婠㜳将卫骁提供的关于蜡毒耗损的事情说了出来。

“所以,婠学士现在怀疑,是这些本应耗损的蜡毒没有被销毁,反而被挪用了?”刑部尚书似乎猜到了点子上,“殿下,微臣认为,确有此可能性,且可能性极大!”

“小王也认为此处暗藏玄机,婠学士,不妨换换思路,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从三个疑点上去找突破口。”太子当着三人的面,发了话,“这样,小王赐你一块‘御令’牌,见此牌如见小王;凭此牌在京城调查问话,可畅行无阻,便于你行事,目的只有一个,尽快给我弄清案件的始末,以安民心!”

“小人领旨!”婠㜳双手接过令牌,却没有退下,“殿下可否多赐一块令牌,院内有一同僚,可助小人一臂之力。”

“噢?婠学士在院内竟有投机之人,想必也是卧虎藏龙之辈,改日可否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