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收玲珑(下) (2/3)

鼓,黎平之不合时宜的补上一刀。

这话虽没激着陈宥,却把他的来意暴露无遗!面前的民夫立时从后腰处抽出刀来,寒光凄凄:“你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一声断喝吼住了正欲离开的陈宥。

完了!陈宥脸上掠过一丝懊恼,黎平之这下可坏了大事了!

“我一路催着他赶紧回京,他却偏要来此!这事儿与我无关,都是他的主意!”黎平之指了指陈宥,急于撇清与自己的关系。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此刻陈宥也没功夫去与黎平之争辩,当务之急,是该考虑如何脱身。

增援过来的民夫脚力很好,在这僵持的片刻,便把陈宥和黎平之给围在了中央,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且人手一把腰刀,气势汹汹。

这阵势,黎平之倒是先慌了:“我跟他不是一路的,与我无关啊……”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对方眼里,他的衣着和行为,怎么看都与陈宥是一路的,仅凭口头上的解释,苍白无力。

千钧一发之间,陈宥突然对眼前的民夫拱手抱拳:“原来各位兄台是丞相府的人,失礼失礼!先前我还好奇玲珑坊怎会有如此闲情逸致在此改建塔楼,既是丞相的差事,那我便明白了。”

几个民夫闻言面面相觑,但随着他们握刀的手松懈下来,陈宥便知自己言中了。

“你是何人,我怎么从未见过你?”方才喝住陈宥的那个民夫,语气上平缓了许多。

“我乃京城中书院一个籍籍无名的学士,各位兄台无需惊慌,方才不知此处是丞相府在办事,误闯误撞,惊扰了各位,我们这便离开。”陈宥稳住语调,装作一副已然知晓内情的样子。

陈宥这一招确实把几个民夫唬住了,他们收起了架势,藏刀入鞘。喝住陈宥那个民夫看来也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挥挥手说:“速速退去,此地不宜久留。”包围着陈宥和黎平之的其他民夫让开一条道,虽未做声,但目光始终死死的盯着两人,保持着极高的警惕。

黎平之头也不回地扔下陈宥,率先离开了包围圈。陈宥却是不紧不慢,再次对着众民夫拱手抱拳,才缓步离开。

两人来到驿马边上,视野里已经没有了那些民夫的身影。确认没人跟来之后,陈宥才长舒了一口气。

“让你赶紧回京,偏要自作主张!差点惹祸上身,幸亏认识人家……”黎平之又开始数落起陈宥来,“你是如何认出那是丞相府的人?”

“若非黎执事无话找话,方才怎会陷入如此境地?这事儿与你何干?”陈宥没好气的呛声道。方才若不是黎平之这坏事的嘴,何以会将两人置入险境!幸亏陈宥冷静观察,在这些民夫身上找到了些蛛丝马迹,才急中生智编出了那么一段说辞——这些民夫反手握刀的架势,像极了那日在宫城堵截崔挽风时碰到的那个斗笠教头。当时被婠㜳推至一边的陈宥,因为担心婠㜳吃亏,所以将她的对手观察得十分仔细。斗笠教头那与众不同的起手架势,让陈宥记忆犹新。但陈宥并不打算将此告知黎平之,没有必要,也属实不想搭理这败事之人。

遭了呛的黎平之也表现得颇为不满,嘴里嘟囔着陈宥听不清的牢骚,驾马先行。

两个原本在中书院就已经表现出理念不合的人,经过此次钧州之行,更是通过沿途经历的大事小事,将理念不合演变成了互为不满。这种不满情绪一路滋生,已现不可调和之势。

陈宥本打算途经南府时,顺道拜访一趟恩师,却遭到黎平之冷冰冰的拒绝,还放言若陈宥依旧一意孤行,回京后他将如实向长史状告这一路上陈宥的种种“罪状”,以约束陈宥日后的行为。为了避免恩师的名讳被黎平之的无理取闹牵连,陈宥只能作罢。

后来,黎平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确实“如实”列举了陈宥一路上所谓的“罪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返程似乎总是比来程要短,兴许是来程的景物是由熟悉到陌生,而返程是由陌生到熟悉所致,再加上话不投机的两人闷头赶路,酉时过半便来到了离钧州学堂数十里的一个集市。与玲珑坊的人流如梭相比,这个集市就显得小而冷清了,但毕竟仍处钧州地界,跑商成风,该有的设施还是一应俱全。陈宥提议时候不早了,欲在此歇脚,黎平之竟意外的没有异议便同意了!看来这个老兄也是路途劳顿,早已饥肠辘辘了。

陈宥挑了一家看着较为体面的悦来客栈,毕竟这家客栈能来古往今来开得遍地都是,应该不会差到哪去。

掌柜的热情地迎了上来,询问着陈宥打尖还是住店。没等陈宥答话,黎平之却先开了口:“掌柜的你这有什么拿手的菜色?清淡些……也不要太清淡的,另外安排一间清净些的客房。”

“客官,我这客房可都是单间,你们两人要住一块儿?”掌柜的表示不解。

“我也开一间,最好也能清净些,麻烦掌柜的。”陈宥这才插上了话。

“啊……明白了明白了!”掌柜的似乎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