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赵新的奇遇 (3/4)

>

好家伙!这要是真的,那自己可就发了!

此时的赵新还不知道,不管是汝瓷还是什么其他宋元瓷器,只要不是传承有序的,市场上都很难鉴定真假。一是因为这玩意传世的数量有限,再有就是造假的太多了!

有人会说看足底鉴别。没戏,那些造假者会从残片里找个真足底,然后安在自己做的胎体上,弄完了再荡釉,再进窑烧一次,出来的成品真假难辨。

至于那十多箱的小判金,赵新查到是元文元年开始铸造的“元文小判金”,每枚面值一两,约重13克上下,含金量为65%左右。目前市场估价大概在每枚10万-18万日元之间,但是具体的成交价会有很大差别,品相最好的甚至可以卖到34万日元。

赵新觉得,他必须要有一个周全的计划,才能安全的把这大大小小的箱子和其中物品处理掉。

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上午十点来钟,他拿上两枚小判金出了酒店,按照手机地图的导航,来到了一家古董店。

因为刚开门,古董店里除了他就没别的客人。他跟老板聊了几句,确定对方也做回收古钱币的生意,就从包里取出了金币。

“呀!这是元文小判金,品相可真好啊!”古董店的老板很惊讶,不禁发出了赞叹。

“是吗?这是我的一个朋友收藏的。怎么说呢,他去年跟我借了些钱,现在还不上了,就用这两枚金币抵了账。我对古董没什么研究,只想着尽快回笼资金。”

赵新用事先想好的措辞解释着,老板听完便拿起放大镜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又带着他去了里间的办公室,用测金仪对金币做了检测。

等所有的检测都做完了,确认这两枚金币都是真品,两人开始了讨价还价。

虽然小判金的成色品相极好,属于美品级别,可问题是赵新也拿不出证明文件,古董店老板要是不杀价才是傻子呢。

最终,两小判金以单价11万日元一枚的价格卖出,比市场价便宜了两万。当两人完成交易,店老板似乎看出赵新手里不止两枚,便说如果还有同样成色的,都可以拿来卖给他,价格还可以商量。

赵新才不会再来呢,这次只是试水。离开这家古董店,他又赶回酒店,再次拿上5枚小判金,又找了另外一家,将5枚小判金以总价60万日元卖出。

在之后的两周里,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都和大阪的十多家古董店,最终在20多家古董店卖掉了340枚小判金,总计交易金额3740万,均价11万一枚。

另一边十八世纪的京都,两天之后的上午。

“小偷事件”发生后,身为家主的三井八郎右卫门就增加了藏库的守卫。虽然这两天都没什么异常,可他还是不放心,打算过几天就把藏库的大门换成铁的。

没错,赵新闯入的地方,就是那个出自藤原道长家族,后来自称是近江源氏六角家后裔,并在后世成为日本大财阀的三井家宅邸。

历史上这个家族在江户时代初期从当铺和酒铺起家,宽永时代又在江户城下町的本町一丁目开办了“越后屋”杂货店,也就是三越伊势丹的前身,并且迅速发展成了江户首屈一指的大型商店。

因为商品种类繁多,天南地北的珍稀货物都有,德川将军便将越后屋的仓库指定为自己的仓库。嗯,没错,缺啥拿啥的那种,事后结账。

到了八代将军德川纲吉在位的时候,三井家成了幕府的御用商人,也就是专门向幕府放高利贷。话说您都给将军樣放贷了,地方上大名和京都公卿的贷款业务自然也少不了,于是三井家很快就变得富可敌国,并迅速将生意扩张到了大阪和京都。

从第三代开始,三井家的家主就自称“三井八郎右卫门”。如今是第五代八郎右卫门,此人本名三井高清,今年四十一岁。

他今天来库房,除了不放心转悠一下,还打算挑选几件名贵的茶器,准备在回江户的时候作为行贿的礼物。

没辙啊!眼下田沼意次是幕府首席老中,想办成事就必须得行贿;江户那边但凡求官府中人办事,不花钱那是一定没戏的。

然而当门被打开的时候,里面居然空空如也。

“嗯?!”

三井高清使劲擦了擦眼,怀疑自己看错了。可他就算再擦,也改变不了眼前的事实。他走进库房,茫然的在里面走了几步,浑身一软,如同一堆烂泥倒在了地上。

三井家的藏库不只这一处,江户、大阪都有。几万金丢了倒是没什么,问题是里面的那几箱瓷器全没了,那是两个月前喜连川藩的藩主派人悄悄送来的,临时换俩钱花,抵押期两年。

喜连川藩位于下野国的盐谷郡,石高四千五,在德川幕府中属于外样大名中的小藩。别看实力不怎么样,可却能凭着显赫的家世,不用参勤交代。

好吧,其实喜连川氏本姓足利,承袭的血脉是室町幕府的末代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