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的那天,晨曦微露,校园便被一层缥缈如纱的薄雾轻柔地包裹着。雾气在教学楼间缱绻萦绕,让平日里熟悉的建筑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恰似一座被岁月尘封的知识宝库,静静等待着莘莘学子们去揭开它神秘的扉页。
校园里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片相互摩挲,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宛如一首轻柔的摇篮曲,为即将踏入考场的同学们低声鼓劲。鸟儿在枝头欢快地跳跃、啼鸣,清脆的叫声在校园上空回荡,给这个略带紧张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然而,却怎么也驱散不了萦绕在同学们心头那沉甸甸的压力阴霾。
考试前一周,教室里就弥漫着浓厚的复习氛围。课间休息时,以往喧闹的教室变得安静许多。陈宇坐在座位上,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重点,每一笔都写得格外用力,仿佛要把知识刻进纸里。他的身旁堆满了各种复习资料,书本被翻得有些破旧,边角都微微卷起,可见他翻阅的次数之多。
同桌李阳虽然看似悠闲地趴在桌上,可眼神却时不时地扫向陈宇的笔记,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几个公式怎么这么难记,早知道平时就多花点时间学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随意地翻弄着自己面前摊开的课本,可心思却全然不在上面。
放学后,林悦主动组织了学习小组,帮助同学们解决复习中的难题。她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她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道数学难题,每写一个数字、一个符号,都伴随着清晰的讲解:“大家看这道题,它运用到了我们上周学的函数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在教室里回荡,台下的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睛紧紧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时不时有人举手提问,林悦都会微微侧身,耐心地一一解答,她的眼神中满是鼓励与温和。陈宇听得格外认真,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着黑板,手中的笔快速记录着林悦说的每一个要点,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手,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林悦,这里我还是不太明白,能再讲详细点吗?”林悦总是笑着点头,再次细致地讲解。
考试前一天,陈宇背着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复习资料,一路小跑回到家。他顾不上休息,就一头扎进房间开始复习。妈妈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心疼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关切:“宇宇,别太累了,注意休息。”陈宇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却还是笑着对妈妈说:“妈,我没事,这次考试对我很重要,我想考出好成绩。”
妈妈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好,妈妈相信你,饿了就跟妈妈说。”陈宇点点头,又埋下头继续复习,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划动,嘴里还小声背诵着公式。
考试当天,陈宇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再次检查了书包里的文具和证件,他把笔一支支拿出来,仔细查看笔尖是否完好,又把证件摆放整齐,确保没有遗漏。
他来到教室,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赶来的。他径直走向林悦,双手撑在林悦的课桌上,由于紧张,呼吸都有些急促,胸膛剧烈地起伏着,略带焦急地说:“林悦,快,快帮我看看这道数学题,我昨晚研究了好久,还是没弄明白。”说着,他手忙脚乱地把皱巴巴的练习册摊开在林悦面前,练习册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有的地方被反复涂改,记录着他的努力与困惑。
林悦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那笑容瞬间驱散了陈宇心头的焦虑。她接过练习册,一边用手指着题目,一边耐心地讲解:“你看,这道题关键在于运用这个公式,先把已知条件列出来,然后这样代入……”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语速不快不慢,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陈宇耳中,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陈宇听得十分专注,眼睛紧紧盯着练习册,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不时微微点头,还伸手挠挠后脑勺,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林悦,你可真是我的救星。”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找到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这时,李阳晃悠着走过来,嘴里还嚼着口香糖,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内心紧张。他拍了拍陈宇的肩膀说:“嘿,别紧张,考试嘛,小意思。”他一边说,一边用手随意地翻着陈宇的练习册,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那是他强装镇定的伪装。
陈宇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倒是轻松,我可不想考砸。”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毕竟这次考试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李阳撇了撇嘴,笑着说:“放轻松,大不了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呗。”说完,他又漫不经心地吹了个泡泡,试图用这种方式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可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暴露了他的紧张。
考场上,窗户紧闭,闷热的空气仿佛都被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