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战马了。战马从巅峰的两万来匹,直接降到500来匹。
这500来骑兵是张中宇硕果仅存的精锐马队,一直是张中宇手中的王牌。在步兵们安营扎寨时,张中宇将手中的这500名马队,作为捻军的耳目散拨出去,遮掩部队的四周方圆十余里左右的范围。
这样,即使有什么情况,捻军都能从容面对。捻军能够纵横南北东西,方圆数千里,战略战术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这500多名骑兵,在大别山中也是憋屈了老久。
大别山中道路狭窄崎岖,根本没有骑兵的用武之地。张中宇的命令算是解开了这些骑兵身上的枷锁。
出了大别山以后,到安庆这一路道路十分平坦宽敞,正是骑兵的用武之地。这500多名骑兵一路上,一边搜索敌情,一边纵马狂奔,骑兵们在马背上表演着蹬里藏身、马背站立等各种绝活,好不快活。
在骑兵的遮蔽下,张中宇的捻军这一路上到也没有遇到什么敌情。
张中宇对此战没有任何心里负担,区区保安团,一听就不是什么正规部队,区区几千人,自家兄弟一个冲锋就可以拿下。
到时候就可以在安庆府吃香喝辣。
与捻军有骑兵侦查不一样,保安团是从安庆起家,缺少马匹和养马场,是以除了少数的军官,团里还是以步兵为主。
保安团的尖兵们,前出主力部队大约五里地的距离。在捻军骑兵的压迫下,只能躲在灌木以及草丛中,偷偷的观察捻军骑兵动向。
直到捻军骑兵收到张中宇的军令撤回后。尖兵们才急忙从藏身之地向主力部队赶去。
因此,在下午四时左右时,双方的直线距离也就大约二十里地左右。与张中宇迫于无奈下令扎营不同。
尖兵回报的情况,让李汉唐等人陷入了纠结。
二十里左右的距离,如果保安团继续前进,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等到双方接触时,估计就是傍晚时分。
这时保安团远道而来,人困马乏,与养精蓄锐的捻军作战十分不划算。
如果埋伏起来夜袭,夜晚适合近战,捻军人多善于冷兵器肉搏,对于保安团来说不能很好的发挥火力优势,也不是太好的选择。
难道自己这初出茅庐的一仗,真的要败了?
李汉唐脑袋中闪过不详?
我这帅气的身材若是被俘,想到这里李汉唐后门一紧,不,绝不,绝不能捻军抓住。
好吧,李汉唐此时也被两万多捻军给吓住了。
偷偷忘了忘李福。
李福做了一个OK的手势,对李汉唐的眼神含义心领神会。
最后李汉唐与陈绍昌等保安团主要军官商量后,部队停止前进,就驻扎在石门湖中间道路的平地上。
这里就是保安团与捻军决战的场所。不能打野战对冲,还是防守靠谱一些。
石门湖在平地左右,各有几个小湖,就像人的两条手臂一样张开,将平地护在中间,恰如一个大写的丰字。湖水最深处约十来米,最浅处也有五六米,没有泅渡的可能。从扁担山到安庆最近最好走的道路就是直接通过这块将湖水分成两边的平地。
平地入口狭窄,内部宽阔,就像一个葫芦一样,非常适合保安团发挥火力优势,同时也限制了对方的人数优势。
捻军想要通过就只有贯穿平地这一条路可以走。而捻军的攻击点,除了葫芦口或者在丰字右边一二横之间的缺口,就没有其他通道。十分有利于保安团的防守。
翌日早上八点左右,淡淡的薄雾从石门湖的上空渐渐散去。石门湖水面上吹来阵阵微风,正是一个作战的好天气。
因为昨天就已经发现捻军并选定了作战地点。
保安团早早的就吃过了早餐,一二营士兵们齐装满员,士气高昂的布置在平地的两个入口处,等待着捻军的出现。
他们的身后是三四营的两千士兵和李汉唐的指挥部。
这是李汉唐眼中的情况,在李汉唐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许多保安团士兵眼睛正到处乱瞟,观察着自己的退路。
捻军有骑兵侦查情报,很快也发现了在石门湖内严阵以待的保安团。
在张中宇的带领下,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大团大团的捻军开始出现在保安团的视野中。
先是大约500多名骑兵,列着还算整齐的方阵,踏着小碎步,保护着跟着后面的步兵大阵。
骑兵后面是大队步兵,源源不断的从远处的山口中喷涌而出,持续了大约半个多小时。
一股一股的捻军步兵在石门湖口对面的平地上铺展开来。这人过一万,接天连地,捻军的步兵几乎将石门湖对面的空地给铺满。
这些步兵乱糟糟的、沸反盈天,身上的武器和穿着也是五花八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