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守旧派的进攻 (1/2)

西元1881年1月,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电报在大清朝的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大清朝留学生带队官员郑金申发来电报对留学生无意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不尊封建礼节迷恋,个人权力、自由、民主之,更有甚者这些幼童不愿穿大清帝国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利坚式打扮,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信奉了基督教等种种不思报效祖国、离经叛道的行为大家鞭挞。

电报中指出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大清帝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主张全面撤回留学生。

李少泉在电报中透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焦急,这是李汉唐在与李少泉十余年的共同生活中没有遇到过的。

这说明情势已经到达了万分紧急的时刻,也就是说留学生计划随时可能被大清朝廷叫停。

接到李少泉的电报,李汉唐立刻马不停蹄的向着李少泉所在的天津三口通商衙门而去。

“父亲,情况怎么样了!”

在李少泉的书房坐下后,李汉唐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情况相当不好!自从郑金申的电报在朝廷上传开后,以大学士倭具为首的一般人就跳出来对留学生计划大加鞭挞,恨不得立马将所有的留学生马上召回,并永久的终止这个计划。在朝廷上掀起了很大的一波声势。”

李少泉忧心忡忡,作为帝国首相,向来喜欢养气的他,这几天着急上火,睡不好觉,嘴上起了几个豆大的水泡,双眼充血,重重的黑眼圈,让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个大病许久的人一样,弱不禁风。

李汉唐听后也是默认良久。

这是守旧派的一次全面进攻,如果不挡住,那么以李少泉等人为首的洋务派会招到重大的打击。

“父亲,留学生不能撤!孩儿此次前往得亿志帝国,大开眼界。西方列强发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正方兴未艾。以电器和内燃机为首的各种科技发明层出不穷。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不同,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往往都依赖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西方列强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我们大清帝国本来就已经被远远的抛在后面,留学生计划本来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有机会追上列强的脚步,而不至于差得太远。现在如果连他们也要被撤回了。那么下一次列强的入侵中,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抵挡?”

李汉唐痛心疾首的说道。

“这些守旧派大臣,从来就是这样,平时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屑一顾,遇事情就大呼鬼怪神奇!”

李少泉对这些守旧派大臣的做派也是嗤之以鼻。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些能在朝中屹立不倒的大臣,又有哪一个是愚蠢之辈,无非是为了个人利益故意对科学技术视而不见罢了!”

李少泉有些意兴阑珊,自己这二十来年夙兴夜寐,面对了多少流言蜚语,打破了多少助力,洋务运动就像一个蹒跚前行的老人,没前进一步都要费劲全力。

李少泉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面对李少泉的无力,李汉唐也深有同感。

大清帝国的守旧势力实在是过于庞大,很多时候都让洋务派有独行者的感觉,越努力传统势力加在身上的枷锁就越多。

此次,李汉唐也没有了主意。

留学生们剪下辫子,是动了大清朝廷的根本,尽管相对于立国时,辫子也变化了很多,但是也没有人敢为剪辫子这一行为进行辩护。

守旧派抓住这一点,实在是打击在了留学运动的要害上,人家根本不与你辩论改不该学习科学,而是跟你讨论忠诚与否,洋务派完全没有辩论的空间。

李汉唐与李少泉相对苦笑,李少泉默默的端起茶杯。

一时间李少泉的书房突然安静下来。

李汉唐一边喝着茶,脑袋中飞速运转。

守旧派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想要将自己等人一口吞下。

这是你死我活的政治路线之争,容不得半点侥幸和心软。

李汉唐盘点着手上的资源,突然眼睛一亮计上心来。

成与不成,就在这放手一搏了,反正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

“父亲,你尽管进京强烈反对守旧派的撤回留学生的提议,全力拖延朝廷作出决议的时间,剩下的就交给孩儿!”

李汉唐的眼中露出坚定的神色,铿锵有力的说道。

李汉唐将自己的计划原原本本的告诉给李少泉。

二人又小心的商议了良久,直到将行动的各个环节想得万无一失。

“好!”

李少泉起身,这么多年以来李汉唐的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