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进城找当铺 (2/2)

徐德恨心想,东方朔肯定不要金钏,因为四清队就是查处贪腐分子的,查处别人难道自己也贪腐吗?肯定不行。还是要变现,换成钱交上去才好。

到哪里去找呢?只有到当铺里了。

到哪里去找当铺?徐德恨知道以前有不少,后来公私合营不知道到哪里去?他就问一名路人。

“请问附近有没有当铺?”

“有,前面拐角有一家。”路人回答。

“请问当铺名称?”

“叫德成典当。”

“好,谢谢!”

徐德恨心里一阵高兴,原来这是天意,竟然当铺名称中有一字也是“德”,看样子这是命中注定要成功。

徐德恨转弯一看,果然一家不起眼的当铺,上面写着“德成典当”四个大字。

进去后,店员在铁栅栏里面,里面高,外面低,给人的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徐德恨没想太多,就问:“这里可以当东西吗?”

“可以。”

“请问可以典当什么东西?”

“什么都可以!钟表、首饰、珠宝等等,你有啥?”

“我想问问这些典当都属于旧社会的,现在咋还有?”

“这位同志,你是孤陋寡闻,看来是农村来的。典当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人们称之为‘质库’。到了唐代,它又被称为‘长生库’。在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宋朝,长生库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达官贵族和富商巨贾纷纷投身其中,在这个利益的漩涡中寻找商机。直到明朝,‘当铺’这个名字才最终确定下来。”

“原来很有历史感。”

“这不是感觉,这是事实。只要存在就是合理的。典当行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我们帮人解决困难,有的人经济陷入困境,一时周转不开,找亲戚朋友借钱拉不下脸,也怕借不到,只要手里有东西,拿来典当,等经济条件好转,再赎回去,有什么不可以的?典当行业对经济的发展很有帮助,不能说属于旧社会的东西就破除掉,人们要生活,生活就离不开钱,有人遇到天灾人祸,会突然经济紧张,肯定要用钱,既然要用钱,就要弄到钱。典当是及时弄到钱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说的很有道理。”

“你今天拿啥东西来了?”

“好东西。压箱底的。”徐德恨说道。

“拿上来过过目。”

“好!稍安勿躁,这东西放了好多年,一直舍不得见光,不是要搞集体建设,给集体买手扶拖拉机,我算舍不得拿出来。”徐德恨说道。

他灵光一现,突然想到是为集体来典当,有了钱为集体买东西,这样不就抬高身价了吗?

“原来同志是村里的负责人。”

“谈不上,只是小队的队长,大队的负责人不是我。”

“那也不错,没有小队长的支持,大队长也不容易开展工作。”

“是的,工作要相互配合的。”

“东西拿来看看再说。”

徐德恨从包里找出一块红绸子包着的东西,将红绸子打开,将金钏交给当铺的人。

当铺伙计拿着金钏看了看,左看右看,大吃一惊,将金钏交还给徐德恨,说道:“东西你先拿着。”

徐德恨一听就着急,以为他不要,一旦不要,他的计划就全部落空。连忙问道:“是不是不收?这可是好东西啊!”

“您稍候,我去去就来。”伙计说道。

伙计急匆匆转到后面,徐德恨在这里胡乱猜想,没过多久,打里面出来一个老人,看样子是掌柜的。

他问:“东西呢?”

徐德恨连忙将金钏交给他,他拿起放大镜前后左右里外通通看了一遍,只见在金钏里圈里刻着:“内务府督造”五个字。

他问:“东西从哪里来的?”

“我媳妇的嫁妆。是她压箱底的。”

“这金钏不只是一只,是一对,还有一只呢?”掌柜的问。

徐德恨心想,这个真是行家。

“对,不瞒您老说,的确还有一只,这是一对,今儿拿来一只,先当了,以后要是用钱,再拿来那一只。”徐德恨说道。

“一只当了不值得,两只一对才值老鼻子钱了。你是当真要当?”

“当真。村里要买拖拉机,没钱,我只有先垫上,谁让我是小队的队长呢?我不带头谁带头?”徐德恨说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