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搬到城里住 (1/2)

听了马叔叔的话,浩楠的爸爸世和才缓和了气氛,觉得马叔叔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不搬到城里住,要是以后自己老了,还要叶落归根。

世和读书读到叶落归根这话,觉得很有道理,毕竟在那里生在那里长大,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十分熟悉,将来回老家养老,也落个潇洒自在,如同神仙过的日子。

他的计划十分完美,他看不到以后怎样变化,他有陶渊明那样的心,只因看透人心,见不得那些阴奉阳违两面三刀的人,不想让自己卷入滚滚红尘,不想自己被试探,也不想去试探人,保持清静无为即可,因为生性喜欢安静,不喜欢城市的喧嚣和热闹,他觉得城市的热闹属于别人,和自己无关。

他见不得发出大的声音,只愿意平静地生活,要不是怕吵闹,他就去了小学当校长了。他有一颗清静无为的道心,也有与世无争的佛心。

因为爱好安静,对孩子的吵闹他不喜欢,可是生活哪里总是风花雪月,并非一路坦途,理想国当然美好,可有几人能入住?再说,生存本来就是一个难题,生存了,再谈生活,生活质量好坏,要看运气。

他的理想当然丰满,现实也不能不说骨感十足,现状就是现实,现实不能逃避,只能接受,并尝试努力适应,然后在现实的漩涡里挣扎,在现实的汪洋中漂泊,最终苍天也许开眼,允许他上岸。

他从乡村来,知道农民的辛苦,清楚人间并非天上,天上没去过,地下也无人来,在天地之间,他是一个人,要努力拼搏,才有一席之地,生于此,长于此,将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会死于此。至于他的孩子,哎,他知道人间疾苦,不甘心就这样沉沦,却寄希望在后代身上,要知道,后代几斤几两,基因来自他,他如何想到自己努力半升却自感无力取得辉煌成就,却指望儿女继承衣钵继续向命运抗争,因为起点就已经不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要起早贪黑,也未必能取得优良成绩,恐怕别人耻笑,但还是在耻笑中苦干,恐怕别人嘲讽,也要在嘲讽中成长,最终结果如何?只有天晓得。

就这样他就到了现在的全民所有制单位,也就是国企。看起来很是高大上的单位,说出去人人羡慕。

马叔叔来劝劝世和,让他向单位领导申请家人团聚在一起,其实他心里没数,他也很想让家人团聚。他有三个子女,两儿一女,与世和家一模一样,不过,他的老三是女儿,老大是儿子,世和家和他家的相反,老大是女儿,老三是儿子。

又都是老乡,经历也差不多,因此比较其他人更亲近一些。他日夜都在想着让老婆孩子来,论文化层次,论书法,论口才,世和都是超过他的,如果世和打响第一枪,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办好接下来的事情。

世和也知道他的心思,只是不想拆穿,马叔叔把他当成了急先锋,看看冲到前面有没有危险,如果有就立马裹足不前,如果没有危险,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下一步操作。

马叔叔会利用他,他可以作试验品,成功了,他就复制成功的方法,照葫芦画瓢,也能成功,失败了,没关系,为下次尝试做准备。

世和也在矛盾中,犹豫不决,老婆就算了,这大半辈子是什么样就什么样,没办法改变,也不愿意改变。

希望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帮他完成任务,例如,可以学习。

现在他有两个孩子,没有一个让他省心。一个七岁,一个五岁,时间很快。老大浩怡已经上了育红班,也就是学前班,现在在上小学一年级,浩楠还没开始上学。

等生下来老三的时候,浩檀给他妈妈增添了很多痛苦。

当时临产的时候,浩檀的妈妈在地里干活,用镰刀削了一个红薯,红薯刚吃一半,就发现肚子不对劲儿,看来有要生产的迹象,众妇女非常担心,找来板车,将浩檀的妈妈送回了家。

看来要生,还没生,众人不知所措,后来选出一些代表来处理这些事。

最后一致意见,听了赤脚医生的建议后形成了,如果没有生产的动静,就让世平送她去镇上的卫生院。

果然,没有生产的进一步动作,世平临危受命,送她去镇卫生院。

为了不让她受到颠簸,就放了一些轮胎上的气,可以让她感到好受点,就这样世平连夜将她送去。

安排住院后,连夜发电报给世和,世和接到电报后立马向领导请假,领导安排解放卡车送他去车站,他搭车疾驰,到了他丈人所在的地方,找老丈人借来一辆自行车,然后骑车赶往卫生院。

在骑车经过村子的时候,浩楠看到了爸爸,却看他骑车拐弯,急匆匆地向北赶去,就知道这次回来一定是为妈妈,为了妈妈的健康,或者是为了即将要生下来的婴儿,当时不太理解,后来理解了,就是有了弟弟或者妹妹,他自己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浩楠万万没想到,他爸爸对他后面的弟弟或者妹妹这么重视,看来,对他姐姐浩怡和他本人已经感到失望了,这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