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观莲节 (2/5)

些。”

“你还是关心一下他的身体吧。你既然来了,就去和你姑姑她们打个招呼吧。”

齐老夫人下了楼,先去看方氏,后去看荀卿他们。

“你应该就是卿染姐姐了。真是麻烦你了。那丫头很喜欢你给她的荷包,还有那缝纫的手艺,我都很羡慕,就连我们家的老太婆,都对你赞不绝口。”

真姐也跟着迎了上去。荀卿染这才想起来,那天在水畔居中,这位可是最文静的姑娘。

荀卿染低声下气地说了两句,然后跟真姐攀谈起来。

“想不到,你也有被人称赞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暗中努力了?”荀淑芳推了推荀卿染,小声道。

“嫂子,你是不知道,二姐的手艺有多好。”荀淑兰看着齐老夫人和真姐都在跟荀卿染说话,便插了一句。

“哦,这么好,可以让我们看看吗?”齐嬷嬷道。

“二妹妹,你就不要藏着掖着了,拿出你那块手帕,让珍儿和大表嫂瞧瞧,一对比,便知何为好。”

荀淑兰平日里对荀淑芝爱理不理,此刻却是握着荀淑芝的手,显得十分亲昵。

荀淑芝面红耳赤,欲言又止。

荀卿染哭笑不得,“前些日子真想向我讨教刺绣之术,我只会最基础的刺绣之术,二姐倒是会不少。”又弯下腰,柔声道,“你家二伯母虽然话不多,但人还是很不错的。”一边说,一边把珍姐儿、荀淑芝都拖到一边。

荀淑芳、荀淑兰看着荀卿染笑眯眯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反倒是荀淑芝抢先一步,心中顿时一阵失落。

说到绣花,少女们都围了上来,有的拿着自己的绣花,有的则是拿着绣花,对着绣花指指点点,说着说着,就开始画了起来。

容氏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喜色。

荀卿染在莲花楼中落座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侍女端上了新鲜的瓜果、茶水和糕点。齐家的丫头们,都是挑着自己喜欢的,吃了一小块。不多时,就有丫头退了出去,换了一桌新的。

容氏说,等天亮了,再去找她。他想去湖边看看。齐家的二太太早已准备好了小船,便将容氏搀扶上了小船。众人纷纷上了小船,船娘用一根竹竿在船头一撑,小船就离了岸。

齐家的这片湖泊,原本属于京中著名的“西海子”,它的发源地与一条活水相连,所以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还有拱桥、九曲桥、廊桥,湖中种植着荷花、芡实、马蹄。此时正值盛夏,莲花盛开,一望无际。

荀卿染在船边的一张躺椅上坐下,一边听着容云暖和齐婉丽的讲解,一边为她讲解两边岸边的建筑和风景。

容氏和下人们坐在船上,心情大好,对方氏说道:“京里少有几户人家有这种节庆,南边可热闹了。那时我还小,住在金陵,每逢这时节,城里的姑娘、妇人、妇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要划一条船来游玩。我也是从我们家的船娘那里学来的。容氏说到这里,语气中充满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老夫人,我会划船,我这就给老夫人摘些鲜嫩的莲子来。”

“你能这样就好,不要再调皮捣蛋了。”容氏说道。

“我奶奶从小就是在金陵长大的,在这里生活的很好,不是你能比的。”方夫人说道。

荀淑兰道:“我在颍川的时候,也经常乘船,虽然比不上老夫人,但我还是很擅长的,就是这一点。”

“两位都是好孩子,我这就让人给两位姑娘摘莲子和菱角,两位姑娘可不能乱来。”容氏吩咐齐二嬷嬷。

荀卿染并不知道船舱里发生了什么,他正在和容云暖、齐婉丽有说有笑。

“三姐,快过来。”荀淑芳冲着荀卿染招了招手,荀卿染别过头去,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三妹妹,她在找你。”容云暖注意到了,对着荀卿染道。

荀卿染也不能置之不理,不过她也知道荀淑芳的性子,索性就说自己身体不适,不太适应这艘船。

容云暖倒是乐此不疲,“大姐肯定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做,不过她一定要记住,你是她的妹妹,不能让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倒要看看。”

不等荀卿染回答,容云暖就径直往后退去。

“不用管她,以她的性格,绝对不会安生的。”齐婉丽笑嘻嘻的说道。

荀卿染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荀淑芳就算心怀鬼胎,也不至于拿容氏的外甥女当枪使。

齐婉丽道:“这么多的景色,都是五哥想出来的,你看怎么样?”

“你们看,是五小姐,是暖小姐,还有兰小姐。”

容氏一惊,连忙领着几个丫鬟,还有荀卿染,一起来到了甲板上。眼前是一大片的莲花,还有一只小舟,容云暖就站在那莲花的最前方,双手捧着一大捧莲花,冲着他们欢快地喊着。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