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该怎么挽回 (1/2)

荀卿染看到容氏,也不说话了,躬身行礼。容氏将荀卿拉到自己的身边,让他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长得不错,能仔细看,是个完整的孩子。你这一头秀发是上等货色,我当年也是这般秀发,还用得着戴上假发髻。哎,你看你,年纪大了,头发也白了不少。”男子笑眯眯地看着荀卿染。

荀卿染笑道,“你看你,头发都长出来了,再配上你的白发,更显你的高贵。”

“这小子会说话。”容氏看了一眼荀卿染的手,觉得有些不对劲,连忙让丫鬟把眼镜戴上,“咦,你的手以前怎么受过伤?”

荀卿心中暗道,这老太婆还真是有心了。“我一不小心被烫伤了,都抹了润肤膏了。老嬷嬷说,明年才能知道。”

容氏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了一句:“这玉容膏,虽然其他方面不怎么样,但是用来治疗烧伤,还是很有效果的。”说完,她又转身对大丫鬟说:“珊瑚,你到我的盒子里去,把两个玉容膏取出来,送到表妹面前。“他又叮嘱了荀卿染一句:“就算没有疤痕,你也要小心。这美颜膏,是要天天用的,不需要等到明年,过上一两个月,自然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荀卿染再次道谢。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欢声笑语,齐婉丽等人带着一个穿着淡蓝色丝质长袍的男生走了进来。这少年唇红齿白,站在一群年轻貌美的少女之中,丝毫不落下风。

“见过老夫人。”少年向容氏行了一礼。

容氏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她拉着云若颜的手,不停地询问云若颜在学堂中是不是很辛苦,饭菜好吃吗?那小子一一作答后,目光落在荀卿身上。

容氏转头对荀卿染道:“这位是令堂最小的一位,与令堂只差三岁。”然后转头对齐仪说:“这位是荀姨妈的三妹。”

齐仪赶紧上前抱拳行礼,一旁的荀卿染也跟着行礼。

一群人在容氏身边落座,齐仪盯着荀卿染看了一会儿,才道:“这个三妹妹,我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她。”

“你三妹妹以前都是在颍川的,这次来京,也是头一次来,怎么会在这里?”容氏笑吟吟的问道。

“卿染妹妹,你就别听他瞎说,他就喜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一旁的颜明月对着齐仪翻了个白眼。

齐仪讪讪一笑,道:“我没有瞎说,只是想不起来,我真的很熟悉。”

荀卿染道:“也许他看到了一个跟我很像的人,有几分相像,也不足为奇。”

齐仪记得颜明月叫荀卿染的时候,问了一句:“妹妹的名字叫‘青染’?”荀卿染微微颔首。

齐仪连连夸奖,“宋代有一首诗,叫‘霜染溪枫叶丹,碧鳞浮水听涛声’。盘旋的道路,千峰万壑,蒸腾的云烟,在他的腋下。掠水轻鸥在嬉戏,凌风飞雁在黄昏争还。结庐无人识得姓氏,在庭前一片寂静。还有“雨过天晴,雪过天晴”的诗句。

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听着齐仪扔下的袋子。

“我知道你的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妹妹家里有个花园,种满了枫树,名字叫枫林晚。你的名字里,应该有一个‘染’字,所以才叫‘染’字吧,说到香山,我觉得不一定非要到香山不可,城西的抱朴园,也不错。”

“齐仪,你还真是会说话啊,昨天我问你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回答呢?”容氏笑道。

齐仪摩拳擦掌,有些尴尬。

“五爷在学堂读书?我还有一个跟五爷差不多大的哥哥,名叫君晖,现在也在京中呢。”

“啊,那你为什么不带着她一起去?”容氏问道。

荀卿染笑道,“他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这次来京,就是为了来年的科举。他的老师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他到鹿山学院读书。这几日,家父带他到书院拜访老师。我还没有向老夫人、夫人们问好呢。”

容氏闻言,道:“解元公才十三岁,真是了不起,不愧是荀家,果然都是才华横溢之辈。你回去告诉你爹娘,让这小子什么时候到我府上看看,顺便见见仪儿。我希望你能交个好朋友。”

荀卿染忙不迭地称是。君晖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交到更多的人,也是好事。

就在大家谈笑风生的时候,外面传来消息,四爷来了。这时一个小宫女掀开了门帘,只听得一阵脚步声,正是齐攸。

屋子里一片寂静,齐仪最先站了起来,双手垂在身后,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齐婉丽和其他的小姐们也跟着站了起来,荀卿染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连忙起身。

和当初在颍川的时候不同,齐攸一身红色的官服,看起来依旧严肃,只是额头上的朱砂痣遮住了他的面容。

周豹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见过先祖。”齐攸对着容氏行了一个大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