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静候 (1/2)

一日之间,荀卿染就看到了方氏的狠辣,也看到了方氏在家族中的权势。这也让荀卿染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她很不舒服,也很不舒服。不过,为了活下来,他们也要适应。

“我们这么做,自然是对的。我当年对你说过的话,你一定要记住,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击。阿晖,我们首先要学会忍耐,认清自己该忍耐的地方,以及不该忍耐的地方。”

荀卿染一番话说得很有道理,既是对荀君晖的一种提醒,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荀卿染不是个喜欢动武的人,他今日出手,除了愤怒之外,更多的是迫不得已。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遭受了这样的折磨,那么他对于折磨他的人的恐惧,将会超过他的所有,甚至会让他对折磨他的人产生一种依赖性,从而形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心理上的折磨,远比身体上的折磨要可怕得多,但最可怕的,却是被折磨的人,会慢慢地变得麻木,最终将这种折磨当成一种本能。

荀卿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人糟蹋。而且,那个时候,她也不指望“上面的人”会给她一个可以慢慢帮助荀君晖的机会。于是,他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方法,把护士给打趴下,逼着她去找荀君晖求情。

荀卿染想起荀君晖颤抖着手,将一块巨石举起来,从一开始的迟疑,到最后被一巴掌扇得面目全非的嬷嬷。荀卿染暗自替荀君晖感到高兴,这小子心性倒是挺坚强的,即便遭受如此折磨,也没能将他的心智彻底摧毁。只要别人伸出援手,他就会立刻还击。荀卿染对这种孩子还是很有好感。

但是,这并不是一种错误。她只想让荀君晖有点心机,有点自保的能力。心机深沉不是坏事,但也不是坏事。那样的话,他就不会开心了。

兄妹二人被软禁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三爷爷出面,才把他们放出来。

荀卿染还有一个后果,就是方夫人将他的嬷嬷赶了出去。虽然和她相处了几天,但荀卿染对她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不过,她觉得这位保姆待她很好,方氏大概也看出来了,所以把她赶了出去。

荀卿染暗骂方氏心狠手辣,这是在向他们兄妹和整个荀家宣告,她才是荀家的主宰,谁敢忤逆她,谁就得死。

事已至此,后悔也没有用了。就算再给他一次机会,荀卿染也会这么做的。

四年不见,荀家的人都知道,这对兄妹,已经不是当初被人欺负,被人告状的时候那么嚣张了。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更加的平凡,更加的木讷。

荀卿染能把《女诫》背得滚瓜烂熟,但就是不认识所有的文字。她也花了不少时间在缝纫上,但缝纫的速度并不快,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外人面前,她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即便说了,也是照本宣科,像是没有主见一般。

荀君晖很早就开始上学了,也很努力,可是成绩却很一般。

兄妹二人虽然对方夫人十分尊敬,但也不是什么聪明人,更不是什么阿谀奉承之辈。

荀卿染终究不是十几岁的孩子,以她上一世的阅历,哪里会像现在这般低三下四。所以,她只能装傻充愣,让哥哥也学着她的样子,既要维护自己的颜面,也不能得罪方氏。暗地里,荀卿染已经把自己的贴身侍女收为己用,荀君晖也把两个家族的人都收了起来。

她端起蛋糕和茶杯,递给她一把剪刀。荀卿染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垫子,从垫子里拿出几卷丝绸,放在桌上。

绸缎大小不一。《金刚经》、《般若多罗蜜心经》,都是用梵文、汉文刺绣而成。

“听说陈大师和周同知家都在找这东西,想来能卖个好价钱。”荀卿染将手帕交给荀君晖,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另外两张巨大的手帕。

锦帛很大,只在桌子上铺开了一半。荀君晖起身仔细端详,只见锦缎上用两面绣绣着一幅《八段锦》的养身气功图。左右两边,分别画着文八段锦和武八段锦。人物刺绣的线条优美、轻灵、惟妙惟肖,体现了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的艺术魅力。她的绣字,清丽脱俗,当真是绝美。

荀君晖一开始还很惊讶,但很快,他的心就揪了起来。

“妹妹,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好了很多,你就别这么辛苦了。我明白,夫人总是要你做个活生生的人。依我看,你也不用在别人身上绣了。不管他们怎么做,他们的月钱都不会少的,我自己也存了点,足够用了,妹妹,你可别累着了。”

荀君晖从来都是一个懂事的小孩。当年,他被折磨的时候,都没有找自己的妹妹帮忙。事后荀卿染问他原因,他回答:“你也不容易,我不想把你牵扯进来。”这让荀卿染很是感动。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些卷轴还是原价,至于这两张……”荀卿指着双面绣道,“这是我花了不少心思才做出来的,画框也不错,一张能做八个屏风。这本八段图,价值不菲。先留着,等以后再卖,别让他们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