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物资护送途中的凶险,阿语虽心有余悸,可筹措物资支援边疆将士的念头却在心底扎得更深。回到司马府,她顾不上掸去身上的尘土,更无暇顾及疲惫的身躯,径直走向仓库,亲自清点劫后剩余物资。每拿起一件物品,她都默默估算着前线将士的需求,眉头紧蹙,满心忧虑。
清点完毕,阿语坐在书房,对着账本陷入沉思。烛光摇曳,映照着她憔悴却坚定的面庞。她深知,仅凭现有的物资,远远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新一轮的筹措迫在眉睫。阿语铺开纸张,开始罗列城中那些可能施以援手的富商名单,每写下一个名字,她都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说服对方的言辞。
同一时间,遥远的边疆战场,黄沙漫天,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回荡。子容身着染血的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如炬,时刻关注着战场局势。连日来,敌军攻势凶猛,将士们虽浴血奋战,却渐渐力不从心。子容明白,长此以往,局势将愈发危急,必须寻找破局之法。
经过几日的观察与分析,子容终于发现敌军补给线的破绽。他深知,这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所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子容亲自挑选了一队精锐士兵,他们身强体壮、武艺高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子容低声向他们部署作战计划,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此次行动,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士兵们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赴死的决心。
队伍悄无声息地绕到敌军后方,如鬼魅般靠近粮草大营。随着子容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行动,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火把,投向粮草堆。瞬间,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敌军发现粮草大营遇袭,顿时乱作一团。子容见状,高呼:“兄弟们,杀!”带领士兵们趁乱发起攻击。敌军在混乱中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能眼睁睁看着粮草被大火吞噬。
然而,敌军很快查明是子容所为,恼羞成怒,调集重兵疯狂反扑。子容所在营地瞬间被重重包围,密不透风。敌军的喊杀声震耳欲聋,一波波潮水般涌来。子容带领将士们坚守阵地,箭矢如雨般射向敌军,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土地。士兵们疲惫不堪,粮草也日益减少,但他们眼神坚定,没有一人退缩。
司马府中,阿语从一位从前线归来的信使口中得知子容的危险处境,只觉天旋地转,差点瘫倒在地。她强撑着身体,急切地询问每一个细节,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待信使离开,阿语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急如焚,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解救子容的办法。
突然,她脑海中闪过柳家的身影。柳家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柳家幺女与她情同姐妹,或许柳家能伸出援手。阿语来不及多想,立刻乘上马车,匆匆赶往柳府。
见到柳家幺女,阿语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焦急,泪水夺眶而出:“柳姐姐,子容深陷险境,我实在走投无路,求柳家救救我们!”她紧紧握住柳家幺女的手,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柳家幺女看着阿语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连忙安慰道:“阿语妹妹,别急,我这就去求父亲,定会说服朝中大臣,让援军尽快出发!”
在柳家的多方奔走、极力劝说下,朝中一些大臣终于意识到边疆局势刻不容缓,纷纷向皇帝进谏。皇帝权衡利弊,最终下令派遣精锐部队火速支援边疆。
等待援军的日子里,阿语度日如年。她每日早早来到佛堂,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紧闭双眼,为子容祈福。香烟袅袅,她的思绪飘向远方,脑海中不断浮现子容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画面,每一次想象,都让她揪心不已。
边疆战场,子容和将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固的防御工事,苦苦支撑。敌军的进攻如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士兵们伤痕累累,却依然坚守阵地,没有一人退缩。
终于,在一个黎明破晓之际,远方尘土飞扬,援军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子容看到这一幕,眼中泪光闪烁,激动地振臂高呼:“兄弟们,援军来了!我们坚持住了!”士兵们闻声,疲惫的脸上露出振奋的神情,士气大振。
子容带领士兵们与援军里应外合,向敌军发起总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他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冲向敌军。敌军在前后夹击下阵脚大乱,最终全线溃败,落荒而逃。
子容望着远去的敌军,心中百感交集。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离不开阿语在后方的不懈努力。
边疆战事平息,子容班师回朝。当军队缓缓驶入京城,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阿语早早等在城门口,目光焦急地在队伍中搜寻。当看到子容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地出现,她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子容一眼便看到人群中的阿语,策马飞奔到她身边,翻身下马,紧紧将她拥入怀中。两人相拥而泣,千言万语都化作无声的泪水。
“阿语,我回来了,让你担心了。”子容声音沙哑,满是疲惫与深情。
“回来就好,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