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 创新型工匠培养基地 (2/3)

绩,让后人牢记他。

因此,在担任院长后,他踌躇满志,真心想干点事,事实上,也真干成了不少事。前年,他上任不久,即接受吴卓敏的建议,并经他牵线搭桥,着手进行跨国教育合作。后来与美国加州教育发展署成功达成协议,不仅组织了学校互访;还请来经济促进基金会主席到学院讲学,介绍美国职业教育经验……孙院长很认可他们的“职业教育终身化”理念,在学习他们“工厂教育”的案例后,决定引进实施。没想到,在正要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时,中美贸易战打响,经过一番思考,他当机立断,为此不惜父子反目,放弃中美合作办学的思路,转而与江俊合作,希望借吴卓敏的智慧和江俊的实力,力争以一个全新的校企合作项目为基础,打造一个职业教学实操产业园。

因为与江俊有多年的深交,不仅帮助他起步,而且在他发展壮大过程中,他和吴卓敏分别在人脉资源与思路理念上帮过他不少忙。江俊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收购了几家破产国企,用于楼盘开发。其中与南校区毗邻的棉纺厂,因为市政府早几年就有开发南部城区的想法,就是他帮助江俊下决心,拍下的。不过因各种原因,迟迟未动,这让孙务实都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这幅近千亩的土地,一直闲置,让江俊背负压力巨大。尽管他知道:万一城建规划改变,肯定会指望自己出面,借职院南校区想方设法来盘活。只是没想到,孙院长原以为,江俊指望由学院出钱收购一部分,去年才发现,江俊是希望能以地入股,涉足教育领域。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去年,市政府正式明确“东向南扩”的城建规划;而职院又同时启动“学院升格大学”的工作,当这两大利好消息一齐涌来时,江俊没同意学院向他转让部分土地建议,而是放弃赚快钱的想法,请自己出面,向省教委和市政府打报告,进行项目合作。虽然主意是吴卓敏出的,但孙务实也认为可行,毕竟能做到双赢。一方面让孙院长在职业教育理念和内容上,开创新河;另一方面,江俊也终于能达成他经营转型的意愿。

按照孙务实“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创新人才”的想法,兼顾江俊“在打造一个完美地产项目收官,转向实体经济发展,采用轻资产模式,谋求资本运作”的要求,由吴卓敏策划,耗时三个月,策划了一个《建立研创实操培训基地的策划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以技能培养和创业孵化两大特色,重点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院职业教育办学品质和人才效应。现在,孙院长再次翻阅着这一读了无数次的策划案,心里百感交集……

别看吴卓敏有时候很迂腐,但他的确思维过人!自己所提出来的“全面提高学生实操的能力,培养一批创新型工匠”办学理念,能受到教委肯定,政府认同,完全是受到吴卓敏的启发。吴卓敏跟自己一样,钟爱的教育事业,不像江俊,他太精明,全部心思都放在赚钱上。

表面上看,江俊是根据自己的宏伟计划,负责基地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投入,为自己寻找买断专利产品,整合学院合作企业资源,为今后进行资本运作奠定基础。但他的真实目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是想借基地建设项目,将手上的棉纺厂剩余地块全部盘活。比如说,通过上级领导施压,在这个校企合作项目中,他负责教师引进与稳定工作,一方面能给骨干教师租住的联排别墅,在提升相邻的棉纺厂地块价值的同时,还能实现他今后大规模开发联排别墅的计划;另一方面,今后学校的重点孵化项目,第一选择权便由他掌控!因为在合作项目中,他要求负责骨干教师,也就是创新项目第一负责人的引进与稳定。

原来共事时,一直认为江俊只是个体育老师,牛高马大,魁梧壮实,不会耍小心眼,也没什么花花肠子。谁知道他太狡猾,现在一想,还不知道他耍了多少手段——仗着地块是他的,又想做地产生意,赚快钱;又想校企合作,获得稳定而又长远的利益。为了别墅区与教学区面积的比例,自己一再退让,好不容易才达成共识。

这个世界并非是吴卓敏眼中的非黑即白,正如老子所言,“水至清则无鱼”,还有一片灰色区域,就是这个吴卓敏看不见的中间地带,才是江俊发财的关键所在。从吴卓敏和江俊这两个几十年的老朋友身上,孙务实悟出了不少成功之道。现在,吴卓敏走了,不知他给江俊弄的那个“秦汉花园教育地产策划方案”做完没有?唉,老吴他真不容易,为这事翻资料,做调研,应该费了不少心思……

此时,他一想起吴卓敏,孙务实感觉特别难受;而一想到向市长汇报的事,又不知道效果如何。公安那边就坠楼一事,能否早日结案,最后会如何定性?……正在他犹豫是否挂个电话,打探一下结果的时候,雷鸣的电话进来了:“孙院长,我们经过讨论,并报请局领导同意,吴教授坠楼事件,做出因个人原因自杀结论。今天打电话,是告诉你们校方,吴教授的后事可以安排了。对不起,没耽误吧?”

孙院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17、 创新型工匠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