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实现他的遗愿,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明天你跟我去云台找王威。不要急着拒绝,听我说,因为王威,是吴老师生前见的最后一个人,而且,是安排他去对项目进行调研的。都说毕业就失业,现在不仅已经有了工作机会,我们还能在一个这么好的平台上,继续在一起共事,并且是为了我们都很喜欢的老师,为了一个了不起的项目,我希望你能像个真正的男子汉,大度一点,好不好?”。
董澜现在还觉得奇怪:前天,看到李小薇的那种悲伤表情,自己还担心她会撑不过来;昨天,她就已经完全走了出来。当时,第一次听她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而且话语干脆利落,语速变得快捷;态度诚恳却隐含强势,貌似商量却又不容拒绝。他不懂,吴老师出事后,一夜之间,她怎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此时,李小薇也觉得奇怪,平时话多的董澜,上车后,一反常态地沉默不语。她想,可能他仍然沉浸在失去恩师的悲伤中,就像昨天通知他一样,自始至终,他一言未发,只是点了点头。于是,她觉得,董澜对吴老师感情如此深厚,将他纳入团队,绝对正确。
这时,微信提示铃声,将她的思绪收了回来。一看,是江总发来的。看到江总关于亲情树LOGO的评价十分中肯,而对自己冒天下大不韪,修改老师策划的举动,还给予了肯定。
李小薇放下手机,想起昨天谈话中,有关工作和待遇的话,以及刚刚收到的费用转账,让她不仅感受到正规化管理的压力,又有了一股没有后顾之忧的前进动力。看来,即将走向社会的自己,不用历经生活的折磨,就已经跟在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身后,并且被他扶到一个绝佳发展平台的中央!
想到这里,她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回了一句“收到,谢谢”后,立即拿出一瓶早就准备的水,拧开瓶盖递给开车的杨卫兵:“杨哥,辛苦你了,来,喝口水。到了云台,你就不再是学院老师了吧?”杨卫兵因为一直是以辅导员老师的身份,与王威的家人联系的,对小薇的问题,他只是笑了笑。
小薇给陈勇递水,问:“陈警官,大概还有多久能到啊?”
陈勇接过水:“谢谢!直线距离已经不远了。不过,前面全是盘山公路,速度可能慢点,顺利的话,十点半能赶到”……
忙过之后,李小薇对董澜说:“昨天晚上,我微信通知你,想办法物色程序开发方面的高手,你找到了吗?”
董澜抬头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不认识似的。平常她要么是一副看似柔弱却高傲内敛的冷美人形象,要么是生气般的责备和拒绝,可现在却完全变了,尤其是这种霸道总裁式的问话方式,让董澜很不习惯。
见董澜不吭声,李小薇说:“董澜,为了吴老师,我们从现在起,必须打起精神,拿出做事的样子”。
当着外人,又是这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董澜觉得很不爽,但想到是在大江公司这样的平台,想到是为了吴老师,自己没必要跟她计较,于是便挺直了腰,说:“我已经找了两个同学,都谈了,一个负责系统架构和分析,另一个主要搞编程。按你说的,我们前期只是开发微祭台,你负责美工,今后我做产品经理,应该问题不大”。
“嗯,好,回去之后,先跟他们谈谈吧。老师的方案,可能还要讨论。唉,时间紧,任务重,相信老师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的”。
“讨论?你不会想改变老师的方案吧?”。董澜惊讶地问道。
“当然不可能整体改变,只是一些稍微调整,为了更好地落地”。李小薇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都是会变的。就像我和你,还有王威,大家都一样,遇到吴老师……这样的事,都会逼得我们改变!如果还是浑浑噩噩,不想正事,老师,他,肯定会发火的”……
听了李小薇的话,想起早上洗脸的时候,扯下的一根白发;刚才反感小薇的问话方式,却认真地作答,董澜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成长,就在一夜之间;成熟,也只需要短短的一瞬间。
快十一点钟的时候,董澜看到路边的一块界碑,说:“云台到了”。这时,杨卫兵停下车,换陈勇来开。他走到路边,拨打电话。
过了一会儿,杨卫兵上车,焦虑地说:“王威没在家,昨晚就出去了,一直没回来。到现还没跟家里联系……”
今天,正好是我上飞卢的一个月、落花有意,流水无言,在这三十天的时间里,我好像每天都在向各位书友隔空汇报,看到关注的人一天天增多,我为你们认可《亲情树》这本中外文学史上的大胆尝试之作,而由衷地感到高兴。虽然反馈太少,但不管如何,我都要说声谢谢,!谢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