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劫中历生死 (1/2)

这一幕若是被其他修士看到,只会连道可惜,如此身躯怎能抵挡天劫之危。

忽然那破败的山河内燃起无形之火,那火烈而无相,炙而无色,若非老农自身有烈火焚烧之感,那山点点消融,根本无法察觉。

那火熊熊燃烧,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无尽煎熬,而这煎熬只有老农独自忍受,虽有对抗之心,却毫无头绪,任那无形之火分身,由那无形之火炙烤山河。

面对那无形烈火来带肉身上的痛苦,那焚毁万物熊熊不熄的绝望,悲凉,哀默,一切负面情绪充斥着老农的内心。

不知过了几日,亦或是几时,随着一片山脉崩灭,河床消失,老农的一根手指也消失无形,在那烈火的炙烤下,身似干骨,肤形枯木。

这种消失是真切的消散,已经不是法力能短肢再生的。

原本盘做于老农仙台的小人化作点点星没入内视江山,随着星光的进入,涓涓溪流化做千万水丝逆行而上,绕山而行,想要熄灭那无形之火。

“不行吗?果然是我老了,若是在盛年当有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推移,来到圣金山的强者越是越来越多,却无一人敢乱语,都盘坐一旁静静感悟,这种祥和气氛引得众人一阵感慨。

这里有不少不和的,平日相见不是斗嘴,就是要过几招,此时却安静的坐于一旁,属实少见。

“难道有关圣乌皇朝传言是真的?”寂静的山林中,忽有一人出言。

经过此人突然的提问不少人亦有所悟。

“想来应当是如此,要不怎会如此巧合。”

亦有人持有不同看法道:“你我皆修行数万载岁月,经历整整自当明知,世间哪有捷径可言。”

“若非得了传说中的大机缘,又怎么在此时历劫。”

亦有心定志坚者反驳:“巧合之事世间又非不常有。”

众人言罢纷纷看向武世恩,让盘坐于林,静悟天劫种种的武世恩倍感不适。

“倘若我朝真有什么夺天地之机缘,又怎会落入外人之手。”此时出言者看服饰乃圣乌皇朝李家的天王。

随着李家天王说完,此地又陷入寂静之中。

半日之后,一位从深层次悟道而出的天王感慨一声:“看来备鸾兄所言非虚,渡劫之人已年位迟暮。”

“想来这位王兄是感觉寿元无几,临死一博。”又一位天王境的修士附言道。

这话直听得武备鸾内心肺腑,之前和你们说你们不信,现在又信了真是什么人都有。

想到渡劫之人的境遇此人不免有些感慨:“这位王兄也是仁慈之人啊。”

忽有一人看向武备鸾问道:“备鸾兄,不知此是哪位王兄。”显然询问者与武备鸾乃是旧识。

武备鸾实在不想搭理这些碎嘴子,不好好感悟天劫内蕴藏的一缕天机,非要在这聊天,但碍于情面不得不回道:“东域枫岭孙家。”

东域枫岭孙家,世代修医,却无一人医道有成,立世万年,无一人能破入王、侯,早先寂寂无名,直到一名为孙适农的孩子出生,才在修行界有了些许名堂。

孙适农也就是正在渡劫之人的名字,所说家世不赫,但天赋极高,修行途中虽有些坎坷,也还算是势如破竹,一步一步修到天王境,着实震惊了许多人。

此言一出引得一片哗然,有不可置信者,有茫然不知者,也有理当如此者,

“如果是他,那就怪不得了!”

“也难为他了,迟暮之年拼死一搏,还不愿牵连众生。”

对于修士来说一重天关一重险,凡是破关渡劫者都会争那一线生机,就算尸山血海又何妨。

皇道修士与帝道修士因修行不用,所要渡劫也是相去甚远。

对于帝道修士来说,每一次渡劫都是雷海漫布,直劈的人骨断筋折,皮开肉绽,是由外而生的天劫,此类天劫下赤地千里,万灵无生。

而皇道修士则不同,是一种由内而生的天劫,只以自身应劫不会对天地造成影响,故而皇道修士显有选择在荒芜漆黑的域外渡劫。

但皇道修士一旦达到王、侯之上的境界应劫失败时,自身崩灭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难以想象的毁灭,称为绝地亦不为过。

然应劫者多有准备,显有不测发生,再加上地利加持渡劫成功的可能会高许多因而少有皇道修士去域外渡劫。

但对于此时的老农来说则不同,以迟暮之年应对至尊大劫,已经无法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了,那根本就是十死无生。

而在渡劫的老农此刻两只小腿早已消失,内视的山河画卷更为破败,他早已不知遭受了多久的烈火焚身之苦。

原本残缺一指的手掌也消失无形,那内视山河再残缺一角,化作虚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