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杨雅婷班的小松同学,一个性格内向却拥有出类拔萃学习天赋的少年。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稳坐全校前三的宝座,让人惊叹不已。
我和他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同村不同组的我们,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相识。时间的河流缓缓流淌,小学六年级时,我、杨雅婷以及他,命运般地汇聚在同一个班级。
然而,即使身处同一屋檐下,我们之间的友谊之花却迟迟未能绽放。初三前,我们像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匆匆而过,未曾深入交流。直到初三那年,不知是何缘故,或许是岁月的沉淀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在人生的某个路口相遇,我们二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渐渐成为了朋友。
每周三的半天假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放松身心、享受悠闲时光的宝贵时刻。然而,对于小松同学来说,这半天的时间却成了他独自沉浸在书海中的宝贵时光。他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如同一座孤独的灯塔,静静地照亮着自己的世界。
他,就像那句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享受着自己的精神盛宴。
这周的周三下午,阳光斜洒,天空呈现出淡淡的橙色。我与几位同样痴迷于乒乓球的伙伴相约在学校的乒乓球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直到夜幕低垂,天色渐渐暗淡,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球拍。此时的教学楼已是一片寂静,唯有杨雅婷班的灯光依旧亮着,仿佛是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照亮了整个校园。我心中不禁生出了几分好奇,究竟是哪位同学如此勤奋,仍在教室里默默奋斗?
我拍了拍身旁的朋友,示意他们先行离去。我决定晚点一个人回去,想要探个究竟。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迅速而轻盈地奔上楼梯,每一步都尽量放轻,生怕打扰到那位勤奋的学子。我贴近半封闭式的窗户,透过模糊的玻璃,窥见了一个男生正埋头于草稿纸中,笔尖飞舞,似乎在解决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目。他的动作流畅而自信,仿佛这道题目对他来说早已是驾轻就熟。
尽管我无法清晰地看到他的面容,但内心的好奇却驱使我走进教室。或许是因为周围的宁静太过显眼,或许是他敏锐的直觉感受到了外来的气息,他停下了手中的笔,缓缓抬起头。
就在那一刻,我惊讶地发现,他竟然是小松同学。
小松同学身材高挑,瘦削的身形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力量感。他的眉宇间仿佛藏着一种不可言说的霸气,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侧目。尽管他平日里并不善于言辞,笑容也鲜少挂在脸上,但每当我与易晨曦出现在他的视线中时,他的表情总会柔和许多,露出那难得的温暖笑容。
所以当小松同学看到走进教室的人是我时,他露出了那标志性的微笑,并用手指了指他旁边的座位,示意我过去。我毫无违和感地走过去,在他的课桌旁坐了下来。他的亲切让我感到温暖,就像是一个熟悉的老朋友。
然而,这一次我们的交流比较短暂,因为小松同学正忙于为即将到来的月考做准备。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本和试卷中,没有时间过多地顾及我。尽管如此,他仍然很体贴地让我随意做自己的事情,不必受到他的打扰。
在环顾了整间教室一周后,我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于是开始付诸行动。我巧妙地选择了一个绝佳的位置——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前,作为我的掩护。小松同学看到我如此专注地欣赏黑板报,似乎被我的认真态度所感染,便不再打扰我,而是埋头投入到他的数学题目中,彻底忘记了我的存在。
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后,我毫不犹豫地走向杨雅婷的课桌,并在她的座位旁坐了下来。
我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易地找到她的课桌,其实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我将中考复习资料和那封满含心意的书信递给杨雅婷后不久,我开始不由自主地关注起她的生活点滴。
有一次,我借口去找在杨雅婷班级的好朋友王同学一同打乒乓球,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怀揣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我想要知道杨雅婷的座位具体位置。当我漫步在走廊边,不经意间路过第一个窗户时,我的目光被一道熟悉的身影吸引。我看到杨雅婷正专注地在课桌上翻阅着教材,一页一页地认真阅读。而桌上摆放的,正是我之前送给她的中考复习资料。
那一刻,我的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满足。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与关心,在无声无息中成为了她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当我悄然路过时,或许是因为过于靠近窗户的缘故,我的身影不慎在她的书上投下了一道淡淡的阴影。她不经意间抬头,想要探寻这阴影的来源,然而就在这一刹那,那个身影却已悄然消失。
杨雅婷的课桌上,左右两侧整齐地码放着初中所有的教材,仿佛是一座座知识的宝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