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长梦(上) (1/4)

01后来的我们都可以原谅以前的伤害

夜色温柔地包裹着教学楼,初中生涯的最后一次晚自习悄然落幕。我驻足于课桌一隅,目光穿透玻璃窗,与外面熙熙攘攘的人潮相遇,心海中却泛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涟漪。这间承载了三年欢笑与汗水的教室,即将成为过往,同学们的笑声、窃窃私语,从此将散落在时光的各个角落,不再如此刻这般,整齐而温暖地汇聚在同一片屋檐下。

正当我沉浸于这份淡淡的离愁别绪之时,一抹熟悉得令人心颤的身影,在窗外人流中缓缓前行,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瞬间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是她,那双眸子里跳跃的火花,那轮廓分明的面庞,正朝我微微一笑,仿佛穿越了岁月的长廊,只为这一刻的相逢。我毫不犹豫地迈开步伐,追逐那抹即将消逝于夜色中的温柔。

然而,当我气喘吁吁地赶上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心中的希望却蓦然跌落谷底——那并不是杨雅婷。原来,当思念过于深切,每一个相似的背影都能轻易唤醒心底深处的渴望,让人误以为那就是所追寻的答案。

那一刻,失望如同寒风穿透衣物,直抵心扉,我的脸庞写满了难以掩饰的失落。但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予温柔的转折。当我抬起头,准备迎接更多的孤寂时,下一个转角,奇迹般地出现了。杨雅婷,她静静地站在那里,怀中抱着沉甸甸的书本,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为等待我的到来。她的笑容,如同初夏晨曦,温暖而明媚,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

原来,真正的相遇,无需刻意寻找,它总会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以最美的姿态出现。

刹那间,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先前的阴郁被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无踪。我几乎是跳跃着穿行在人潮的波澜之中,每一步都踏着心跳的节拍,朝着那个静静伫立于灯火阑珊处的她靠近。杨雅婷,仿佛是夜色中最温柔的诗行,等待着我来诵读。

站定在她面前,我心中涌动的情感化作言语,虽带有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却也饱含着满满的喜悦:“是你,在这里等我吗?”这句话,既是询问,也是确认,更像是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轻轻触碰着现实的边缘。

她笑了,那笑容里藏着浅浅的狡黠与温婉,仿佛月光下绽放的花朵,既明亮又神秘。“初三的夜晚,你默默守护,陪我走过了那么多星光下的归途。那么,让我也任性一回,在这毕业前的夜晚,成为你的守候者,又有何不可呢?”她的话语轻柔却坚定,像是在告诉我,有些情感,无需言明,早已在彼此的默契中生根发芽。

归家的路途上,我们的对话如同夜的低语,悠悠绵长。我们不约而同地提起了小学五年级那场青涩而纯真的情感插曲,那一刻,我心头不禁涌上一丝忐忑,生怕那些尘封的记忆会触动她敏感的心弦,带来不必要的尴尬或伤感。

然而,杨雅婷的回应却如春风拂面,轻盈而不留痕迹,仿佛是在讲述一段古老传说,遥远而平静。“那些年少的误会与遗憾,如今看来,更像是时间河流中偶尔激起的涟漪,早已随波逐流,远去无痕。”她的眼神中闪烁着释然的光芒,那是岁月赋予的智慧,让过去的一切都化作了成长的养分。

我鼓起勇气,想要弥补那份久远的歉疚:“雅婷,你是否还在意,我当初未能给你一个合理的解释?”我的话音未落,她便以一种超乎寻常的豁达打断了我。

“曾经,或许有那么一瞬间,我确实感到不解与失落。如果那时,你能给我哪怕是一句编造的安慰,或许心中的结会解开得更快一些。”她说到这里,嘴角勾勒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但后来,我学会了自己解开那些生活的谜题,每一次心痛与困惑,都是我成长的催化剂。所以,我其实是感激你的,感激你让我懂得了,每一次的不如意,都是通往成熟的必经之路。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参与了我的成长。”

“杨雅婷,每一次伸手,每一次回顾,都是我心甘情愿织就的轨迹,仿佛是偿还,又似是本能,觉得这是时光欠你的温柔,是我必须填补的空白。那缺席的年岁,像锋利的碎片,切割着我的记忆,提醒着我,我亏欠你一份解释,一个拥抱,以及那些本该同行却错过的风景……”

“足够了,不要再把所有都倾注于过往的我,仿佛担心这样会打破某种平衡,让回忆变得沉重。伤害与被伤害,是我们青春剧本里无法删减的情节,它曾让我们的心房颤抖,泪水成河。但此刻,当我们再次凝视那些片段,它们竟如晨曦中的露珠,闪耀着既苦又甜的光,成了我们彼此成长的见证。

长大,是个奇妙的词,它让我们学会了在人海中浮沉,学会了品尝生活给予的各种滋味。回首,那段伤痛已不再锋利,它转化成了内心深处的甘霖,滋养着每一寸因你而柔软的土地。我们开始懂得,每一场风雨都是天空对大地的洗礼,让根扎得更深,让心更加坚韧。

对不起,这三个字,轻轻一碰,就能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引发一阵隐秘的疼痛。我不愿听,我亦不忍说。它们像是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