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宫斗戏来了 (1/2)

不提范若若的江湖之旅,此时,夺嫡之争终于烧到了萧若林的身上。

北离王朝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王朝。

皇帝属于至高统治者,但是人如果手握大权,定会因为喜好,而做出一些不利于国家的事情。

太安帝有很多妃子,他喜欢的不是皇后,而是皇贵妃。

萧若风和萧若瑾就是皇贵妃的孩子,太安帝最喜欢的孩子是琅琊王萧若风,他的身上具有儒家风范,适合在太平盛世时以文治天下。

太安帝有意将皇位传给萧若风。

然而,这个决定引起了其它势力的不满,所以,夺嫡之争在北离王朝中愈演愈烈。

如今萧若林十六岁,也长大了。

马上就有皇后一系的家族势力出头,试图让萧若林成为太子。

“陛下,九皇子三岁识字,五岁掌握四书五经,十岁精通琴棋书画,十二岁在皇家诗会上一举成名,被称为皇室第一才子。”

“如今九皇子年满十六岁,是否可以参加朝政?”朝堂之上,一名御史说道。

“是啊,陛下,九皇子乃是皇后长子,天生聪明,乃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又有一名御史上前说道。

“是啊,陛下,自古以来,嫡系长子继承皇位,国家才会安康,还请陛下尽快册封太子。”此时林丞相也上前说道。

对于立九皇子为太子,太安帝猝不及防,因为他一直喜欢萧若风,对于九皇子萧若林,说不上喜欢,毕竟一年都见不到几次。

朝堂之上,气氛骤然紧张,几派人马针锋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

“陛下,丞相此言差矣!”

一位身着朝服,面容威严的老者站了出来,他是当朝李太傅,也是琅琊王萧若风的老师,自然是支持萧若风的。

李太傅说道:“九皇子虽才情出众,但论治国之才与民心所向,岂能与我朝琅琊王相提并论?琅琊王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儒家风范,其仁德之名远播四海,实乃我北离未来之希望所在。”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不少朝臣的附和,他们纷纷表示支持琅琊王萧若风继承大统,认为这才是北离王朝长治久安之道。

然而,皇后一系的势力岂会轻易放弃?

又有一名御史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妾斗胆进言。”

“九皇子乃皇后长子,其品行才学皆有目共睹,且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制乃稳定之根本,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

支持琅琊王的一派认为,继承皇位应以才能与民心为重,而非仅凭身份;

而皇后一系则坚持嫡长子继承制,认为这是维护皇室稳定与王朝延续的基石。

太安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在众臣之间来回扫视,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他深知自己偏爱萧若风,但皇后与朝中大臣的呼声也不容忽视,不仅关乎皇位的归属,更关乎北离王朝的未来命运。

正当太安帝犹豫不决之际,一名年轻的官员突然站了出来,他正是萧若风一系的一名官员。

“陛下,臣有一言,请陛下垂听。”他站了出来说道,“无论九皇子还是琅琊王,皆是陛下之子,皆有继承大统之资格。”

“然则,我北离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君主,而非仅凭血统或喜好而定,陛下何不设立考验,让两位皇子各展所长,以才定胜负,以民心定归属?如此,方能服众,亦能确保我北离王朝的长治久安。”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太安帝。

太安帝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爱卿所言极是,朕便依你所言,设立考验,让两位皇子各展所长,以才定胜负。”

于是,一场关乎北离王朝未来的夺嫡之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拉开了序幕。

而在这场考验中,主人公一个是太安帝最宠爱的皇子萧若风,一个是皇后的嫡长子萧若林。

……

坤宁宫。

“什么,父皇要我参加明天的秋猎?和萧若风比试?”萧若林心中极为诧异。

从小到大,他都非常低调,这一次,居然直面太安帝最喜欢的皇子萧若风,把自己推到了前排。

萧若林有些头疼。

他一个现代人,擅长的是现代社会的知识,而不是古代的勾心斗角。

他绝对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古人,虽然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不行,但是在玩弄人心,勾心斗角方面绝对是顶尖的存在。

想到秋猎,萧若林就回忆起了曾经的一些宫斗电影,互相使绊子,打闷棍,下毒等各种乱七八糟的宫斗阴谋。

如今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