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大败官军(第三更) (1/2)

此时,萧若林已经斩下敌军主将崔义玄的人头,静静地看着兵败如山倒的官军。

“因为我的出现,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开始了,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看着丢盔弃甲的敌军,萧若林心中暗道。

不久之后,陈硕真带领百骑,下马走了过来。

“公子,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陈硕真走过来说道。

“你可以叫我萧若林,女帝陛下。”萧若林笑了一下说道。

刚才事情紧急,来不及观察这个女帝,这才认真观察起来。

眼前这女帝容貌秀丽,五官绝美,还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带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气息。

难怪会有这么多人追随她,从相貌上看,她就不是普通女人。

农民差不多追了两三公里,这才鸣金收兵。

这一战,官军数万人大溃败,死伤无数,沿途掉落的兵甲都有上万副,义军实力大增。

野战胜利之后,农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开了婺州城门,数万大军进军城内。

萧若林看到,此时农民军对城内百姓秋毫无犯,显然是一支仁义之师。

“萧公子,我军已经占领婺州,您看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傍晚,陈硕真来到他的房间,虚心求教。

萧若林听到她的话,不由想起了历史上两次唯一成功农民起义,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和毛主席的新中国。

朱元璋之所以起义成功,那是因为政治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军事上建立野战精锐部队,勤修内功。

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俞、汤河、冯胜、蓝玉、耿炳文、沐英等。

至于新中国起义成功,不具有参考性,因为中间发生了抗日战争,但是他们的获取民心,发展文化教育的经验值得借鉴。

想到这里,萧若林说道:“目前义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官府的反扑会很快到来,不过,官军刚刚大败,我们还有两三个月的休整时间。”

“所以我们要在两三个月之内准备好,一战击败官府主力,然后进行下一轮的战争准备。”

萧若林说完,看了一眼陈硕真,继续说道:“首先,我们要巩固在婺州的统治,确保这里的民心归附,这是根基所在。”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减轻百姓负担,废除一切苛捐杂税,让百姓感受到我们的仁政,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第二,为以前有冤屈的百姓平反,那些欺压百姓的人,我们要公开审判,当众宣布他们的罪行,然后贴在城墙上进行宣传,让人心服口服,让大家知道,我们义军是一直为了百姓的军队。”

“但要注意,这期间肯定有底层民众的小人会打击报复,所以判决宜慢,不宜快,给予他们申诉时间,陛下亲自过问这些事情,赢得民心。”

萧若林可是知道,底层民众可不全是好人,一旦得势,打击报复和那些权贵相比,有过之而不及。

“第三,加强军事防御,修复和加固城墙,还要训练一支忠诚可靠的守城部队,以防官府军队的突袭。同时,我们还要发展一支野战部队,为未来的大规模野战做准备。”

“第四,重视人才,唯才是举。我们还需要招募更多的文臣武将,共同治理国家,制定战略,文臣可以协助管理内政,武将则负责对外征战。”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文化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样不仅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还能让百姓更加认同和支持我们的政权。”

陈硕真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敬佩之色,没想到眼前这个人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治国的战略眼光。

她感激地说道:“萧公子言之有理,我定当采纳,有你这样的智者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随后,两人又详细讨论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如何分配兵力、如何安抚民心、如何选拔人才等等。

为了让她理解,萧若林将这些东西详细写成一个报告,直到夜深人静,两人才分开。

随后的两天,萧若林也进入到义军的事物之中。

通过一些信息推测,这个世界是历史上的平行世界,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和历史记载相同,当前正是唐太宗逝世,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历史上称呼的盛唐。

但萧若林了解之后终于知道,所谓的盛唐徒有虚名,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骇人听闻。

对有钱人来说这是个好时代,但对真正的底层来说,简直是人间地狱。

他还记得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捕蛇者说》,说的就是唐太宗时期普通百姓的困苦。

来到这里之后,萧若林发现还真的是这样,大唐的强大,水分很大,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强盛,但是还需要公主和亲,可见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六章 大败官军(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