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色未明,周止便随着一众官员踏入了那庄严肃穆的朝堂。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神色各异,怀揣着各自的心思。
周止心中隐隐有种不安。
就在早朝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官员突然出列,神色严肃,手中的笏板微微颤抖:“陛下,臣有本要奏!”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周止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周璟,堂堂侯府侯爷,竟假死欺君!这六年来,行踪成谜,背后恐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甚至妄图造反,危及我朝社稷!”
那官员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将周璟假死之事和盘托出,还添油加醋地安上了造反的罪名。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道道目光投向周止,质疑,好奇,幸灾乐祸看的周止心下一沉。
周止心中一惊,却很快镇定下来,他深知此刻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乎侯府上下几百口人的性命。
“陛下,臣弟周止愿为兄长辩解。”
周止稳步向前,昂首挺胸,声音沉稳有力,不卑不亢。
“兄长周璟早已故去,如今这位是臣表亲,因家中突遭变故,前来投奔。只是他与兄长长相极为相似,才引得众人误会。”
“这些年,表亲在外漂泊,心系侯府,绝无任何不轨之心。至于造反一说,纯属无稽之谈,望陛下明察。”
周止言辞恳切,逻辑清晰,将事先想好的应对之词有条不紊地说出,试图化解这场危机。
然而,皇上的脸色依旧阴沉,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怀疑:“周止,此事非同小可,容朕细细思量。今日,你便留在宫中,等候朕的旨意。”
周止心中一凛,他明白皇上这是对侯府起了疑心,将他留下实则是扣押为人质。
但他面上依旧镇定自若,恭敬地领旨:“臣遵旨。”
消息很快传回侯府,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侯府掀起惊涛骇浪。
周老夫人听闻此事,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丫鬟们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呼喊着找大夫。
周璟得知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满是焦虑与懊悔。
“这可如何是好?如今事情败露,难道侯府真的要毁于一旦?”
周璟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
侯府上下人心惶惶,一片混乱。
奴仆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担忧与恐惧。
宋京妤得知此事后,心中也十分焦急,但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始思索应对之策。
“玉姝,你去打听一下,到底是哪位官员参奏的,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宋京妤神色凝重,对玉姝吩咐道。“是,夫人。”
玉姝领命而去,片刻后回来禀报:“夫人,是吏部侍郎李大人参奏的,听闻他与咱们侯府一直有些过节,这次恐怕是趁机报复。”
宋京妤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此事没那么简单,这李大人背后说不定还有其他势力在推波助澜。”
此时,周璟来到了宋京妤的院子,一脸憔悴:“夫人,如今该如何是好?周止被皇上留在宫中,生死未卜,侯府危在旦夕啊!”
宋京妤看着周璟,眼中闪过一丝嫌恶:“事到如今,我们只能按照周止之前的计划,装作表亲,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周璟长叹一声,无奈地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在宫中,周止被安排在一处偏殿等候。
他表面上镇定自若,心中却在飞速盘算着。
“来人,给我笔墨。”
周止对守卫说道。
守卫虽面露疑惑,但还是为他拿来了笔墨纸砚。
周止伏案疾书,将侯府这些年为朝廷所做的贡献写了下来,还附上了一些证据。
与此同时,侯府这边,宋京妤开始着手安排周璟的身份转换。
她让玉姝找来一些普通的衣物,将周璟乔装打扮成一个落魄的表亲,还为他编造了一个身世背景。
“大哥,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娘家远房表亲,因家中遭遇变故,前来投奔。记住,言行举止要小心,切不可露出破绽。”
宋京妤叮嘱道。周璟点点头,眼中满是感激:“弟妹,多亏有你,若不是你,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
朝堂上,支持和反对侯府的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支持侯府的大臣们认为,周府世代忠良,不应仅凭一面之词就定罪。
而反对的大臣们则抓住周璟假死一事不放,坚决要求严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